知青(152)

2025-10-10 评论

    刘江:“伯父,不用收买了,我本来就是曙光倚重的人。”
    赵母:“你伯父跟你开玩笑呢。你等着,你伯父那两样收藏值得你接受。”
    她转身走入另一房间,片刻出来,手捧大小两样东西走到刘江跟前——小的东西装在盒子里,大的东西在上边。
    赵母先把小的东西递给刘江:“打开看看。”
    刘江打开一看,见是部队发的两个“文革”纪念章——上件是中间有“八一”二字的金色五角星,下件是有“为人民服务”五字的横徽。赵母解释道:“总理、林副统帅胸前戴的和这枚是同一批。这是刚发给你伯父的‘四合一’,毛主席语录、最新指示、诗词和语录歌曲全编在一本里了。”
    赵父大声问:“刘江,喜欢吗?”
    刘江忙不迭地点头:“当然喜欢!可是伯父,这么宝贵的收藏品我不能……”
    赵母:“你伯父真心实意要送给你,你不肯收他会不高兴的。”
    赵父:“对,我会不高兴的。既然明年开春儿才回陕北去,这段日子里可要经常来玩儿,把你们在坡底村插队的那几名知青(152)也带来,我愿意听你们讲陕北农村的事。”
    刘江感激地接过礼物:“那谢谢伯父了,过几天我就带他们来玩儿!”
    赵母将刘江送出门外,刘江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我差点儿忘了,伯母,曙光他还让我带回来一封信。”
    他从内衣兜掏出一封看去装有不少页信纸的信封,递给赵母:“这封信曙光原本是让晓兰捎给你们的。可晓兰跟我们走到半路,又回坡底村去了。她怕曙光独自一人留在坡底村那么长的日子,太寂寞了……”
    赵母:“刘江,曙光和晓兰之间,是爱情,不仅仅是友爱吧?”
    刘江:“这,我也说不太准,我和女孩子连友爱都没友爱过。也很可能,他俩那是友爱,我给误当成爱情了。伯母,晓兰是这么嘱咐的,让我一定亲口告诉您和伯父,现在不要拆开这封信看。等某一天曙光他觉得你们有必要看,并且让你们代为转寄某方面的时候,他会想方设法通知你们的。”
    赵母不安起来:“你不是说他现在是代理支书了吗?那这信……”
    刘江:“伯母放心,曙光他现在很好,在老乡中威信最高。我们知青(152),大家也都很团结,很服他管。但他在这一封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我确实一点儿也不清楚。晓兰说她也不清楚。她说曙光怎么嘱咐她的,她就原话怎么嘱咐给我听了。”
    赵母心里困惑,嘴上却说:“明白……”
    赵母手拿信进入家门,插好门,在过道那儿看着信,疑惑,信封很厚,两面无字。她拿着信坐在沙发上,仍疑惑地翻过来调过去地看。
    赵父:“同志,多包涵啊!刚才,我确实不该当着咱们小客人的面,和你那么大声嚷嚷。失态,失态。可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冲动的理由,一听那小刘江说曙光和晓兰爱上了,而且还爱得很铁,我这心里‘咯噔’一下,一股急火直蹿脑门儿。”
    赵母:“别跟我说话,我这会儿不想理你!”她伸臂将信放在桌角,目光仍望着信。
    赵父也坐在她坐的那张长沙发上了,摸索到了她一只手,握着又说:“连人家小刘江都说了,世上哪儿有没争吵过的父母呢?所以,你不接受我的道歉,还不想理我,那是不对的!”
    赵母挣出了手,起身坐到另一只沙发上,气闷地说:“你这不是烦人吗你!我说不想理你,就是不想理你!我心里对你火透了!”
    赵父:“同志,你还别得理不让人。我请求原谅是因为我的修养问题。但我对于曙光和晓兰的关系,刚才的态度是不变的!怎么友爱都可以,就是不允许爱。这是原则问题。我这人,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让步的。明天,你还非给曙光寄出一封信去不可!”
    “如果我偏不呢?”
    “那我就只得请别人代写。必要的时候,我要去陕北,去那个坡底村,当面教训教训咱家老大!”
    赵母瞪着他,慢言慢语然而句句有分量:“老赵,咱俩成为夫妻二十几年了,以前,我自以为是特别了解你的……”
    赵父:“你当然是特别了解我的!”
    赵母:“现在看起来,倒也未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