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平急切地说:“兴东,你怎么看不明白,程厂长和以前的厂长不一样,我看他能行!工厂的情况正在一步步好转,很快他就会启动155生产线的,这个时候你不能走啊!”
刘兴东说:“爸,你别说了,188厂让我伤透了心,我看不到希望。从现在开始188厂和我无关!我决心已定,是不会改变的!”说完,刘兴东转身背起行囊。
见儿子真的去意已决,刘克平很是着急,在后面厉声道:“你要是敢离开188厂,你就不是我儿子!”
刘兴东回过头凝视着父亲,缓慢而又决绝地说:“爸,你就当你的二儿子也牺牲了!”然后背起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听着儿子的脚步声,刘克平内心无比惆怅,坐在椅子上老泪纵横。
程锐和赵君亮在宿舍里研究参加军方军代局军品订货会的招标文件。程锐半靠在床上一边挂点滴一边看文件说:“这个招标文件准备得不错。如果能拿下这批军品订单,我们厂就能坚持到年底。如果拿不到,下半年就将面临全面停产,那时就更难办了。”
赵君亮说:“难啊!现在是军工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就这点军品订单,好几个厂家都在竞争。”
程锐说:“所以我想早点赶到省里,摸摸情况。”
赵君亮说:“你身体不好,还是我去吧。”
程锐说:“还是我去,我和北方军代局的老刘、老张都比较熟。老刘和我还是大学的同学。”
赵君亮问:“你的身体情况能行吗?”
程锐说:“没问题。”
赵君亮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程锐说:“我自己过去就行了,你留在家,民品车间组建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你呢。这一段时间你也辛苦了。”
王大义从外面进来说:“工厂职工食堂没米了,我刚才去找林媛,她现在连两万块钱都拿不出来。”
程锐十分焦急,感叹道:“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赵君亮也感到很无奈。
这时,总工程师范文新急匆匆走进来说:“程厂长,科研所软件工程师刘兴东辞职了。”
程锐沉思了一会儿,无奈地说:“他要走我有什么办法?我这个厂长拿什么留住人?我都没脸跟人家开口说。”
范文新说:“何天民刚刚去世,刘兴东又走了,155生产线要想恢复起来就更困难了。刘兴东原来是155生产线车间副主任,老主任前年去世了……”范文新看了一眼赵君亮,把话打住,显然他不想触动刘兴东被撤职的事。
程锐拔下手上的针头说:“既然留不住人,我去送送刘兴东。”
几个人急忙乘车匆匆赶往火车站,程锐本是想借送行的机会挽留刘兴东,就算不能挽留,也要为将来请他回来留一条后路。可是当他们来到站台时,列车已经开走了。看着列车消失在远方,程锐难过地说:“人才的流失就好比失血!把离开的人档案保存好,我相信有的人还会回来的。”
十七
程锐对参加新年度军品订货会十分重视,他和赵君亮组织生产、科研、销售部门对今年的军品订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拿出有针对性的方案。程锐决定亲自去北方军代局参加订货会。
早晨,程锐收拾着开会的文件,赵君亮提着一只保温杯走了进来。昨天晚上,他翻箱倒柜找出别人送给他的老山参,让妻子易娟连夜熬好了参汤。赵君亮把保温杯递给程锐:“把这杯参汤喝了,易娟昨晚专门给你煮的,正宗的老山参。我看出来了,你是豁出命来了!”
程锐说:“不是我豁出命,是厂子天天逼命,工厂目前这种状况一口气上不来
就要命!”
这段日子,赵君亮从程锐身上读到了一种精神,一种豁出去了的精神,这种精神让全厂都为之感动,大家正是从这种精神中看到了188厂的希望。赵君亮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人是要有种精神的……”他知道这正是自己身上所缺少的。
王大义走进来说:“你病刚好,身体能行吗?还是我去吧。”
程锐说:“我身体没问题。”
昨晚程锐给徐总打电话,请他帮助188厂争取这批军品订单。徐总说参加竞标的军工企业都是他的手下,他不偏向任何一家。能不能拿到军品订单只能是靠自己了,关键还要看188厂的产品质量、价格有没有竞争力。
赵君亮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今年拿不到足够的军品生产任务,188厂离破产就不远了。就算能拿到了这批军品订单,现在厂里也没有钱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赵君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卢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