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我撒谎(89)

2025-10-10 评论

    人是种矛盾体动物,看着媒体上一天到晚地吆喝着“剩女”,好像“剩女”很耻辱似的,郝乐意就想起了钱钟书他老人家的那句话:城外的想进去,城里的想出来。婚姻真没想象的那么好。结婚以前,她天真地以为,婚姻是爱情的天堂,一旦结了婚,就幸福甜蜜。日久天长,等结了婚,她才明白,婚姻不过就是种男女相互看着顺眼了,搭在一起过的日子。说白了,婚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它不是幸福生活的更高段位。
    心灰意冷的时候,她曾想过,婚后不幸福还不如单身呢,单身虽然难免会有凄楚感,可至少单身还有着无限的希望可能。你总会忍不住幻想,往前再走几步,就会遇到一个心仪的、能给你幸福温暖的人,虽然99%的情况下这种希望会落空,但也总比憋在死气沉沉的婚姻里好吧?婚姻一旦不幸福,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的不幸福,对于女人而言,基本上就剩绝望了,除了事业,失去了所有改良人生的可能。所以,每当看到那些在媒体上频频露面的女强人,郝乐意对她们的敬佩也就电光火花的那么一瞬间,因为她会想到,这一定又是一个被婚姻逼得离家出走到事业里的女人。甚至每每看到幸福模样的夫妻,她也开始怀疑其幸福的真实度。譬如说,她曾经和全国人民一样,认为钱钟书和杨绛是无比幸福默契的一对,可自从她在报纸上看了《围城》里那句著名的“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原本是杨绛说的之后,她就困惑了。婚姻幸福的女人,基本都带着一脸幸福的傻气,不可能说出这么精辟的话。
    到底谁的婚姻更幸福?怕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吧?婚姻就是春江的水,婚姻中的男女就是江水里冷暖自知的鸭子。
    可尽管如此,她还是希望郝宝宝能嫁出去,嫁得好一些,因为郝多钱夫妻,和千千万万的城市底层百姓一样,此生所有的愿景,和祖国强盛、实现远大抱负都已完全脱离了关系。他们像工蚁一样忙碌着,不过是为了儿女,儿女是否幸福快乐就是他们的阴晴表。如果郝宝宝嫁不掉或嫁不好,对他们来说,剩余的人生岁月也随之全部沦陷。
    所以,她,作为承受了郝多钱夫妻多年恩惠的侄女,也一定要帮他们把该操的心操到了。这会儿的郝乐意觉得,人在思考的时候,是有一定的神性光芒的,不思考的时候就回归了凡俗的动物本性。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神性与动物性犬齿相错的一生。所以,尽管她认为作为女人的人生意义,除了和男人结婚生孩子之外还有更多或许更好的选择。可在此刻,她毫不免俗,像个街道大妈一样,开始为郝宝宝的婚姻大事操心,谁说街道大妈们短视庸俗?那些俗得不能再俗的人生经验就是她们的战利品,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被证明是真理,而且颠扑不破,是最具可操作性的妇女实用指南,那全是她们一跟头一跤地从生活这魔鬼手里抢来的。
    郝乐意宽慰贾秋芬,不用为郝宝宝担心,他们这一茬孩子就这样,郝宝宝已经算好的了,至少没给她作下收拾不了的祸。这么说的时候,她羞愧得都想抽自己一巴掌,觉得自己是伙同郝宝宝欺负贾秋芬这老实人。
    贾秋芬又问马跃什么时候回来,郝乐意一愣,她居然把这茬忘了,在心里默默想了想,说后天。贾秋芬挺高兴的,说马跃拿着研究生文凭了,还是国外的,肯定好使,肯定能找个好活,然后微微叹息说,也该找个好活让你歇歇了。郝乐意笑着嗯了一声,至于马跃回来会怎么样,她很少想,不是不关心,有陈安娜在,她想了也没用。贾秋芬说等马跃回来那天,就让郝宝宝回来。郝乐意明白她的意思,遂打着哈哈说肯定的。
    因为要照顾郝宝宝,一连几天郝乐意都没下楼吃饭,这让陈安娜很不爽,觉得郝乐意相当于用这种姿态告诉她,在和郝宝宝的较量中,她输了。
    她每天在家唠叨,吃饭的时候,常常用筷子对着天花板比画,嘴里说着狠话,好像手里拿着的不是筷子,而是长矛,它能出神入化地于无形中戳穿了天花板,在郝宝宝**上戳一个巨大的窟窿,然后在郝宝宝鬼哭狼嚎的惨叫中悄无声息地收回来,怡然而乐。是的,她只想在她**上戳个窟窿,教训教训她,让她出出洋相。
    每每这样的时候,马光明总是乜斜着她,一声不吭,嘴唇微微地张着,牙齿一下一下地上下切合。马光明吃饭慢,是陈安娜和他吵架的原因之一,陈安娜总说这吃饭呢,不是牛反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连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