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固匆匆逃出清河,菜市这件事情人们转眼也就忘怀了。
魏固又西行到了京城,前一次婚事无成,心灰意冷,对结婚一事,再也不想了。三年以后,跟谭家一位小姐定了婚。谭家是当地名门,魏固觉得那真是一门绝好的亲事。小姐念过书,貌美多姿,是无人不知道的,朋友都向魏固道喜,结婚大典正在准备,一天早晨他忽然听到恶耗,小姐寻了短见。原因是小姐早已钟情别人,婚事已近,愤而自杀。
随后两年里头,魏固对于婚事,丝毫不再思忖。他已经二十八岁了。已经不再打算娶个名门闺房。一天,他在乡间一座寺院礼遇见一个地主的女儿,二人一见钟情,乡女尤其情痴心至。二人订婚之后,魏固进京给女方买绸缎珠宾。回来一看,乡女身染重病。他一心等待,不料病症缠绵,一年之后,乡女竟头发脱落,双目失明,教他去另娶贤德女子为妻。
又过了几年魏固才又说妥了一门子极如意的亲事。小姐不但年轻貌美,而且读书善画,爱好丝竹。既没有情敌纠缠,双方顺利订了婚,婚礼前三天,小姐在路边行走,踩翻了一块圆石头,竟而跌倒毙命。事情这么蹊跷,竟像造物故意弄人。
魏固现在算死心塌地信服命运了,想结婚遭尽了折磨,再不敢物色女人了。他在香州衙门里做事,颇尽职责,知州王泰要把侄女嫁给他。
这件事触起他的隐痛。他说:‘为什么要把侄女嫁给我呢?我年岁太大了,不应当再娶了。’
对方一味勉强,魏固只好答应,不过心里只是淡淡的,直到婚礼举行的那天他才看见小姐。小姐年轻轻的,他很满意。不论怎么看小姐都不失为一个好妻子。
结婚之后,妻子的头发总是梳得遮盖着右鬓角儿,他看来那种样式很好看;至于为什么总是梳成那个样式,他却不明白。几个月以后,魏固对妻子疼爱之情与日俱深。一天他问说:‘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梳发的样式呢?我是说,你为什么老教头发垂在一边呢?’
他的妻子撩起头发,指着一个疤说:‘你看。’
‘这是怎么落的呢?’
‘这是我三岁的时候落的,那时候父亲在任上亡故,母亲和哥哥也在那一年去世,只剩下奶娘抚养我。我们有一所房子,离松城南门不远,当年我父亲就在松城做官,奶娘种菜园子,菜就在菜市上卖。有一个贼人,不知为了什么缘故,竟在菜市上拿刀想斫死我。真不知为了什么,因为我们并没有仇人。他没伤到要害,只在右鬓角上落了个疤。因为这个我总是用头发遮盖着。’
‘那个奶娘是不是差不多双目失明的样子?’
‘是啊。你怎么知道呢?’
‘我就是那个贼人。这简直太奇怪了。没有一点与命运不合的。’
魏固于是把遇见老人的事情告诉了太太,整是十四年前的事了。太太告诉他说,她六七岁的时候,伯父在松城找着了她,带回了香州,她就住在伯父的官府里。魏固夫妇二人知道他们的姻缘原是天作之合,相爱益笃。
后来生了个男孩子,起名叫魏昆,后来做了太原府的府尹,母亲受了朝廷的封诰。
松城的知州听到这件事,就把魏固当年住过的那个旅店改名叫做定婚店了。
本篇为唐代著名传奇之一,作者李公佐,李氏尚写有其他故事,亦极通俗。李氏生于第九世纪前半,与李复言同时。‘南柯一梦’,已成中国极通俗之典故,意即人生如梦也。
***
淳于棼这个人嗜酒如命,而名子又叫棼,棼是一团乱糟糟的意思,这正好表示出他对人生的看法,也正好表示他不事生产理财无方的情形。他的财产已经有一半挥霍净尽,如此倾家荡产究竟是由于过醇酒妇人的日子呢?还是与狐朋狗友们来往的结果呢?还是日子本来就过得一榻糊涂呢?实在也说不清楚。他曾经当过军官,但后来因为酗酒抗命,就被上峰解职。回到家来。现在游手好闲,浪荡逍遥,与酒友终日鬼混,随着酒量与日俱增,手头金钱也与日俱减。他清醒的时候,想起了青年时代的雄心壮志,平步青云的野心,今日都付与流水,不禁洒几点伤心泪。但是三杯落肚之后,便又欢乐如常,无忧无虑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