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奇(92)

2025-10-10 评论

    他还记得一年前来时的道路。不久,马车穿过了一座石门,他一看见自己那个老村子,不觉落下泪来。使者把他送到家,把他一推推到东廊下靠墙的躺椅上,厉声喊道:‘你现在到家了!’
    淳于棼一乍煞醒来。看见朋友老周、老田正在院子当中洗脚。夕阳下的阴影正照在东墙上。
    他惊呼道:‘人生如梦啊!’
    老周和老田问他,‘怎么,这么一会儿醒了?’
    他把到槐安国的那个奇梦告诉了他们俩,他俩惊异不置。
    他带着周、田二人到老槐树下,指着弯曲缠绕的树根下的大洞说:‘这就是我那马车进去的地方,我记得很清楚。’
    ‘你一定被树精迷住了,这棵树太老了。’
    淳于棼说:‘你们俩明天来,咱们研究一下这个洞看看。’
    第二天,他教仆人拿斧子铲子掘那个洞。砍断了一些大树根之后,发现了十尺见方的大洞,曲折的支道在洞中交叉着。在洞的一边一块筑起的平地上,有一座小城,有路,有地区,有通道。千万个蚂蚁蜂拥圈绕着。中间有一个高台,上面有两个大蚂蚁,白翅膀,白头,很多大蚂蚁往四周圈站岗。
    淳于棼大惊道:‘这就是槐安国,皇帝正在宫里坐着呢!’
    由正中的洞有条长通道通到南边的枝柯上,那里一个大窟窿里另外有个蚂蚁窠,里面也有泥的建筑,也有通道,蚂蚁的颜色比中心那个窟窿的蚂蚁的颜色黑。他看出来是南柯郡城的城楼,那就是他过了一年好日子的小城市。蚂蚁的巢穴被人惊扰之下,他看见自己当年治理下的百姓们惊惶的东西乱跑,心里很难过。那个朽坏的树根的底部挖得一条条的沟壕,在一边有一片绿苔。毫无疑问,这就是他和公主度过无限快乐时光的森林,附近有小洞,在洞里妻子曾告诉他,‘好了,不要再喝了。’
    淳于棼不胜惊奇,他又勘测通往中心那个洞的通道,那条道他曾和公主乘马车走了三天呢。最后,他发现了另一个小洞,往东有十尺远。那里有些石头,只有一些蚂蚁在那里彷徨来往,中心有个三寸高的小丘,正上面有一个巉岩耸峙的小石子,一看那个形状,立刻想起公主的陵寝来。他知道那原是一梦,但是对公主的恩爱仍然不能忘怀。他不由得感叹人生的虚无空幻,与似云烟过眼一样。
    他长叹了一声,对周、田两个人,‘我原想我是做梦,可是现在我知道槐安国完全是真的──青天白日之下,丝毫也不假。大概我们都是正在做梦吧。’
    自此之后,淳于棼与以前有点异样。他出家为僧,又喝起酒来,趟喝越厉害,三年之后就亡故了。

    本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见‘小谢’篇前记。
    ***
    吉弟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一天,和父亲出去捉促织,空跑了一天回来,但是他觉得很高兴,因为今天父亲和他玩耍,成了他的一个玩耍的好伴侣。吉弟生性敏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不知为了什么,父亲举起棍子要打他,他怕极了,脸变得惨白,父亲没忍心下手,棍子掉了下来,他非常怕父亲,父亲今年四十五岁,沉默寡言笑。,
    吉弟的矮小,像别的九岁或十岁的孩子一样,一年以前,母亲给他做了一件短褂子,原以为他长得很快,可是现在穿着还是又长又大。他长得本来就单薄,配上个特别大的脑袋,一双又大又黑的淘气的眼睛,两个丰满的腮颊,越显得生得软弱。平常,他总是不一步一步好好儿的走,老是跳跳蹦蹦的,完全是个孩子心。哥哥当年像吉弟这么大年岁时,已然成了母亲的一个大帮手,吉弟可不行,现在哥哥已死,姐姐又嫁在一个远处的人家,母亲自然对吉弟娇惯过甚,母亲是个伤心人,身体倒还壮实,只有吉弟特别顽皮淘气时,她才微微笑一笑,吉弟虽然已经十一岁,面容笑貌上,仍然是孩子气,遇到快乐和忧虑的时候,他完全像几岁大的小孩子。
    像别的孩子一样,吉弟也是那么喜爱促织,并且他还有儿童所特有的热情和诗意的想像,他发现在促织的秀美灵敏之中,有一种完美、高尚、矫健等特性。他爱慕促织的那么杂复巧妙的嘴,相信普天之下,再大的动物里,也没有别的动物在身上和腿上会披有那么漆黑油亮的盔甲。他想,假若有个像狗或猪那么大的动物也披着那么美的一身盔甲──不过,当然没有,根本不会有什么别的动物能和促织相比的,他由小就迷促织。像村里别的孩子一样,他养促织,斗促织。一听见促织瞿瞿的鸣声,一看见促织身体和头的大小形状,一看大腿的角度长短,他就知道促织的好坏和身价。他家的北窗子外面有个花园,他躺在床上听促织的叫声,觉得是天下最美的音乐。从那种音乐的声音里,他感觉出来有良善,有美丽,有健康。他跟父亲读论语和孟子,记得很快,也忘得很快,但是促织的鸣声他了解,也忘不了。他在窗子下面堆积了许多砖头和石头,好吸引促织来。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种事情,他那严厉的父亲当然更不懂,但是今天吉弟的父亲都头一次同吉弟出去,在山坡上乱跑,打算捉住一个雄健善斗的促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