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是力量。你能拾得一分智识,读一些书籍,在自修上下一分功夫,就足以助你在事业上得一分上进。我认识一些年轻人,薪水很低,工作很苦,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自修自习,以求上进;比之其在日间的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薪水倒是小事;而求智识的进步,却是大事。
一个人能愈储蓄,则愈易致富。你愈能致富,你愈能求知。则你愈能成为有智识,你愈多储一分智识,就足以多加丰你的一分生命。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于日后大占便宜,——可以使你成为更广大,更充实,更丰满;可以使你能应付人生。
我认识一个青年,他常有机会坐了火车,轮船,旅行远方。每次在舟车中,他总是随身带了些读物,如像袖珍书本呀!函授学校中的讲义呀!细心研读。我总是利用了那易为一般人所浪费去的零星时间,来求自己的进步。
结果,他对于各门学问,都有相当的认识。他对于历史、文学、科学,及其他各国重要的学问,读书很多,研究很深。
许多的人在空闲的时间,虚掷光阴,一事不做,或者只做些有损无益,比不做更坏的事;以视上述的那个青年,能毋愧死!
孜孜于求自己的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的“优越”的标记,与“胜利”的征兆。
只要有人告诉我,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工余时间,怎样消磨他的漫漫的冬夜黄昏,我就可预言出那个青年的前程是怎样。
有人或者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读书,总得不到多大的成绩,其成绩总不能与学校教育相等。因之而不想在闲暇的时间读书;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进款不丰,以为虽则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巨富,因之而一有金钱,如数挥去,不稍储蓄!但是你不看见有许多人,就是因为利用了零星闲暇的时间而求得了与学样教育相等的教育吗?
教育的价值之高,与对于吾人关系之重要,无过于今日,生活竞争日趋剧烈;生活日形复杂。所以你必须具有充分的学识,受充分的教育训练,以当作你的甲胄。
我们大多数人的坏处,就在一心想望着在顷刻之间,成就大事,其实事情是要渐渐而来的。我们能够不断的努力着读书自修,以使我们渐渐的成为更广更大,渐渐的推广我们智识的地平线,才能有裨实际。
将一丝一丝的闲暇时间,铸成种种的智识,——智识是可以给予我们能力,而使我们得以上进的——这真是多么好的一种机会!难道你将不知轻重的把这种机会抛弃吗?
一般青年人,无意多读书,多思想,而不想在报纸,杂志,书籍之中,尽量摄取各种宝贵的智识,真是最可怜,最可惜的一件事!他们不明白,他们所抛掷去的东西在别人得之,可以成为无价之宝,可以使生命成为无穷丰富的种种资料呀!
有很多的人要是没有大难临头往往不会发挥出其真实力量。除非遭着失望之悲哀,丧家之痛苦,及其他种种创痛的不幸事实,足以打动他的生命核仁,他们内在的隐力,是不会唤起动作的。
测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在他失败的时候,失败了以后,他要怎样呢?
失败会唤起他的更多的勇气吗?失败能使他发挥出更大的努力吗?失败能使他发现新力量,唤出潜在力吗?失败了以后,是决心加倍的坚强呢?还是就此心灰意冷?
爱马孙(Emerson)说:“伟大,高贵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的坚韧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胜阻碍,以达到企望的目的。”
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中战取胜利,这是从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
有人问一小孩子,怎样他竟得学会溜冰。小孩的回答是:“其方法就在每次跌跤后,立刻就爬起来!”使得个人的成功,或军队胜利的,实际上也是由于这种精神。倾跌算不得失败,倾跌后而站立不起来,才是失败。
过去生命之对于你,恐怕是一部创巨痛深的伤心史吧!在检阅着过去的一切时,你会觉得你自己处处失败,碌碌无成吧!你热烈地期待着成就的事业,竟不会成就;你所亲爱的亲戚朋友,甚至会离弃你吧!你曾失掉职位,甚至会因不能维持家庭之故,而失掉你的家庭吧!你的前途,似乎是十分惨暗吧!然而虽有上面的种种不幸,只要你是不甘永远屈服的,则胜利还是等在远处,向你招手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