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164)

2025-10-10 评论

  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还是个有身分的母亲,居然还这样玩儿,是有点儿出乎常人的意料。莫愁说:“哎呀,姐姐,真是不可思议!”
  风筝放得高起来一点儿,木兰也跳起来,仿佛帮着风筝往上飞一样。但是风筝转了个弯儿,又钻下来。
  几分钟之后,木兰不见了,阿非举着风筝爬上山坡,后面跟着丽莲,丽莲正在和阿非争着要那个风筝。
  红玉打了个冷战,猛咳嗽了一阵。环儿说:“你觉得不舒服,咱们进屋去吧。”
  红玉说:“我想我进屋去吧。”珊瑚就和她一齐走进屋去。
  立夫说:“你那位表妹身体太单薄了。”
  莫愁说:“每年春天她都觉得身体不好。去年春天,她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可是她并不休息,她看小说一直看到深夜。看小说太多对少女不好。不过这还不算太严重,最坏的是她不能把事情看得开,而且好胜心太强。这就是她的病根儿。你听到人说‘庸人多福’吧?但是你听说过‘聪明人多福’吗?人最好糊里糊涂,才容易享高年。”
  立夫问:“你和郑板桥看法一样了?”
  莫愁说:“不错。”
  郑板桥是清朝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曾经说:“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立夫问:“那么你已经转入糊涂了?”
  莫愁说:“不错。”
  “咱们去找他们好不好?”
  莫愁和立夫找到放风筝的那一批人,一看所有的孩子都在那儿,有阿-,博雅,阿满,红玉的弟弟,另外就是木兰和她丈夫荪亚。曼娘在屋里,小喜儿看着阿-,玩儿得好快乐。莫愁问立夫,那群人里谁最快乐,立夫说小喜儿最快乐。
  立夫问:“她现在多大?”
  莫愁说:“我想是二十岁吧?”
  “那么个大姑娘,还是那么天真烂漫。”
  莫愁心中似含有隐秘,她微笑说:“难说。”莫愁走近木兰时,她喊道:“你们玩得好开心!姐姐,刚才我看见你放风筝了。好没羞!”
  木兰擦了擦前额说:“看看我的鞋吧。刚才我从山坡上下来,差一点儿扭了脚腕子。都是阿非的主意。他若不把姐夫拉出来放风筝,就不叫他安静一会儿。”
  莫愁问:“你知道红玉病了吗?”
  木兰回答说:“是吗?我们一点儿也不知道。最初她和我们玩儿,我没看见她什么时候儿走的。”
  现在风筝已经放高了,只要有人扯着线儿就可以,现在是由小喜儿扯着。别人都进屋去之后,丽莲还和阿非与别的孩子们玩耍。
  木兰说:“自从吃完午饭,阿非就忙着和丽莲玩儿,带着她看各式各样儿的东西,比如新装的电话等等,红玉极力想跟他们玩儿在一起。他们在电话机一旁站了好久,想叫什么号儿就叫什么号儿,然后挂起来不说话,这样向接电话的人开玩笑。”
  莫愁说:“他们俩处得那么好。丽莲也是那么活泼。他们俩喜爱的东西也一样,都是洋东西——电话,照像机,电影院。丽莲背着她父亲去看电影儿。红玉就大不相同了。”
  立夫说:“她只爱中国的东西。她比丽莲聪明。”
  木兰说:“聪明百倍哟。”
  莫愁紧跟着问:“比谁?”
  木兰向她妹妹大声说:“咱们不是正说丽莲和红玉吗?”
  立夫突然说:“那岂不糟糕?”
  木兰抬头向他看,问他:“你指的谁?”
  “那两个。”
  木兰改正他说:“你指的那三个吧?”停了一会儿,她又说:“我想并不严重。”
  莫愁现在赶了上来,在立夫右边走,木兰在左边走,因为路由此开始宽起来。他们三人进去看见那些太太们。木兰,莫愁,爱莲进去看红玉,她正在床上躺着,母亲坐在床边儿。
  环儿也在,正和她说话。
  过了一会儿,木兰离开,回婆家去。环儿和莫愁还在。莫愁虽然她是在公立学校念书,并非和红玉同学,但是她看红玉和自己的妹妹一样。她看见红玉的脸还显得激动未平,躺在床上,头和脖子用枕头垫起来。虽然她的下巴是圆的,样子满好看,像个少女的脸,但是显得特别清瘦,两颊的红则是虚红,不是真正的健康。
  莫愁问红玉说:“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红玉回答说:“只觉得头沉。好像我那春天的病又发了。人和花草是一样的。你们那么强壮,那么幸福。我想你们的树结得果实累累的时候儿,我就像枯萎的花瓣儿在水上飘流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