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311)

2025-10-10 评论

  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
  这样,岂非山岩也说出话来!
  木兰觉得一个突然的解脱,深深在内,非语言可以表达。她以前也曾有这种解脱的经验,那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她发现自己和立夫相恋的时候儿。在那次解脱时,她发现了自我,而在这一次的解脱,她却丧失了自我。因为由于这次的新的解脱,在这次的逃难的路途中,她开始表现出前未曾有的作为。
  将近一点的时候儿,他们遇到两个孤儿,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和她九岁的弟弟,俩人向他们要饭吃。木兰想到自己孩童时迷失的情形。
  木兰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呢?”
  小女孩回答说:“死了。”
  “你们是什么地方儿的人?”
  “松江。房子和街道都炸了,点火烧了。我们原不想离开,但是全镇上只有五个老年人,几条狗,他们也没法子管我们俩。善心的大娘,我弟弟饿了。”
  “你们由松江一直走来的吗?”
  “是。一路要饭来的。”
  那个小弟弟以前显然是很健壮的,但是现在看着呆呆的,毫无办法的样子,似乎一切完全依赖着姐姐。
  木兰说:“咱们带他俩走吧。”
  荪亚问:“那怎么带得了?”
  木兰说:“放在手车上。”
  那个女孩子说:“好大娘,我们能够走。至少我还能走。
  您先给我们点儿吃的东西吧。”
  荪亚说:“来,上手车上来坐。”姐姐弟弟大感意外,和那个一岁的婴儿一同坐在车上。
  推手车的乡下人说:“太太,您真是个好心人。您若再这样儿,您自己就不能坐车了。”
  木兰回答说:“好了,我们就带他们俩,不再多带了。我们大人可以走。”
  那个乡下人喊说:“太太,我也跟您到内地,给您做个仆人吧。
  松江来的那个女孩子是真累了。她和她弟弟都面有饥色。锦儿把他们在前面村庄买的饼拿出来给他们吃。姐姐弟弟两个人只吃不说一句话,只有真正饿的人才这样吃东西。
  快到日落时,他们走到一条小溪,过桥时,看见下面岸上躺着一个女人,丈夫和四五个孩子围绕在身边。
  木兰说:“站住!”
  荪亚说:“现在又干什么?妙想家。”
  “那个女人生孩子呢。”
  木兰往回跑到岸边儿。推车的停住了,吓了一跳。荪亚在后面向她喊:“你现在又有什么新主意?再带个孩子吗?”
  木兰往岸上跑着说:“我知道怎么办,不会乱来的。”
  那个女人躺在空地上,新生的孩子躺在妈妈身旁一块蓝布上,丈夫正用一块旧毛巾擦孩子身上的血。但是脐带还没有切断。那个乡下女人正在自己接生,她正向丈夫说:“先把孩子盖起来。把胎胞和脐带先放在外面。我只要休息几分钟,慢慢就可以照顾他了。”现在木兰和锦儿已经走近,荪亚和阿眉站得远一点儿,做丈夫的向他们默默的望着。
  木兰说:“我来帮忙。”
  做丈夫的说:“那怎么好意思?”那个女人睁开眼,看见了木兰。木兰穿的是一件贵重的西服上身。那个女人说:“好大娘,我一会就好了。这么脏,怎么能麻烦您?您若能给孩子一点儿衣裳,我就感激不尽了。我们一点儿准备也没有。”
  锦儿很了解他们太太,所以她听见那个女人的话,就跑上岸去拿一个干净的小褂儿来把孩子包上。
  木兰对她说:“拿把剪子来。”
  产妇说:“不要用剪子。那对孩子不好。给我个碗。”产妇说:“打破。”丈夫把碗打破,木兰还不太懂,她问:
  “干嘛用?”
  “用新磁碴儿割断脐带。”
  木兰说:“我给你割。你躺着歇息。”
  木兰选了一片干净锐利的新磁碴儿,蹲下低着头给新生的婴儿切脐带,把剩下的脐带糸了个结,把肚脐用锦儿拿来的毛巾小心包好,丈夫把孩子的胎胞扔到小溪里,木兰也到溪边去洗手,那个男人站在一旁,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好心的女士道谢。
  但是那位母亲说:“太太,您真是好心人,你若要,我就把这个孩子送给您。我们这么多口子,都养不起了,又在逃难,您看,这是个男孩子。”
  锦儿望了望木兰,木兰也望了望锦儿,俩人都低下头看了看那个婴儿。
  锦儿说:“收养他吧。我照顾他。”
  木兰转身对那位母亲说:“您真是这个意思吗?挺好的个孩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