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年輕皇帝何以對兩位大臣如此痛恨,必須說明一下。劉安世幾遭謀殺,幸遇一個好機會,才得活命,范祖禹則遭流放而死。前四五年,出了一件事。一天,劉安世想為他嫂子雇一奶媽,居然不易找到。徒然等了一個月,劉安世大發脾氣,向傭工介紹所的老婦人問為什麼找不到人。
老婦人說:"大人,小的正盡力找呢。宮裏的總管大人要十個奶媽,今天才找到送去。"
劉安世大驚道:"荒唐!皇帝還沒娶後,雇奶媽幹什麼?"
老婦人解釋說,東宮門的老爺們向她嚴厲囑咐要她保守秘密。劉安世還是不肯相信。他給宮廷內總管辦公室的一個朋友寫了一封短信,那個朋友證明是確有其事,因此,劉安世上了一道表章,幾件事之中有一項,他說:"乃者民間歡傳宮中求乳溫,陛下富於春秋,未納後而親女色。臣初聞之,不以為信,數月以來,傳者益多。言之所起,必有其端。"他警告說,如果任憑閒話這樣傳下去,民間恐怕對此事不高興。
另一個大臣范祖禹,給皇帝上書說:"臣今秋聞外人言,陛下于後宮已有所近幸。臣誠至愚,不能不惑。陛下今年十四歲,此豈近女色之時乎?豈可不愛惜聖體哉?"
有人說這謠言是出乎誤會。一天,散朝之後,皇太后要呂大防暫且留下,對他說:"關於宮中雇奶媽之事,劉安世上了一道表章。他用意至善,只是不瞭解其中實情。皇帝並不需要奶媽,是幾個小公主還要吃奶。皇上一直和我在一起,夜裏睡在內宮。這種謠言,毫無根據。我問過宮女,問不出什麼。告訴劉安世,不要再奏這件事。"
呂大防說:"劉安世是禦史,按照習慣,我做宰相,是不能私下見禦史的。"
皇太后說:"那麼怎麼把我的話告訴他呢?"
呂大防說:"我常在集英殿看見范祖禹。我告訴他太后的意思,叫他告訴劉安世。他倆也是同鄉。"
太后說:"范祖禹也奏過這件事。你告訴他也不要再奏了。"
等這話傳到劉安世,他對范祖禹說:"這與聖德有關,我怎麼可以閉口無言呢?你為陛下近臣,也應當直言無隱才是。"
范祖禹回答說:"我已經說過。"
二人認為雇奶媽之事雖然也許出於誤會,他們還是應當忠言直諫才是。但是劉安世得罪的尚不僅是皇帝一個人。在皇太后攝政期間,他還反對過對章停的赦免於罪,因而惹起此一邪惡陰險的小人畢生大恨。
在另一方面,章停,這個蘇東坡的故友,則利用年輕皇帝的好色。後來有人因此彈劾他:"以娼優女色敗君德,以奇技淫巧蕩君心。"他知道皇帝的寵姬是"劉美人",並不是皇后。我們不必詳敘此皇后的經歷,北宋滅亡之後,她還在世,她的榮枯滄桑史,可以寫成一部好小說。我們只提她曾被誣告用邪術吧。有人用道士的符咒紙人從視窗扔到她屋裏,恰巧又被調查者發現。宮女在折磨答刑之下,被迫做證說,曾經看見皇后用針刺在劉美人的紙像心上,這是道士的邪術,能使本人心痛。有三十個宮女幾乎被鞭答而死。這件案子不由正式法廳審問,而是在宮中暗中進行的。皇后於是正式貶為尼姑。劉美人這才揚言心口不再疼痛。她被立為皇后,而年輕皇帝也快活了。可是,後來這位劉美人卻因故尋了短見。
帝國命運之所寄,國家治安之所系的宋室皇孫,竟是這樣的性格。幾個奸佞之臣來玩弄這麼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國家陷於無可救藥的混亂,已可未卜先知了。
新朝的新口號是兩個字"紹述",是率由舊章無違祖制之意,在中國人看來自然是合理合法的。皇帝立刻就要將神宗的新政新經濟政策重新恢復了。這樣,在皇太后攝政期間的老臣,都可以被控破壞他父王的德政之罪,這就是不忠於先王。在以前控告蘇東坡時,就屢次以此為題。但是神宗自己的生身之母,在皇帝和大臣面前,曾經證明神宗晚年已然深悔過去的錯誤,這反倒不足重要。眾官員曾提醒皇帝皇后對他們所說的話,也不足為重。對所有反對新政的政黨,都掛上破壞先王德政的罪名而貶謫之,倒是方便省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