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111)

2025-10-10 评论

    章停說:"他也屬於那一黨。"
    皇帝說:"純仁公忠體國,並非元佑黨人;他只是要辭官退隱而已。"
    章停說:"但是他之辭官表示不服,顯然他與元佑黨人同調。"
    范純仁並未家居甚久。呂大防,他雖然並非重要領導人物,但為政斐然可觀,現在已經七十多歲,身老多病,已然在外流放一年有餘。按照儒家人道精神,如此相待,實屬不仁。但是沒別人敢挺身而出,為此老人一言相救,只有範純仁肯冒此風險。範純仁的親友都設法阻止他,但是他說:"我年近古稀,兩眼將近失明,難道還願貶謫外地跋涉千里嗎?但是此事我義不容辭。我知道後果如何,但是勢在必行。"他上書當朝,請恕此老相,自己當然也被流放到南方去了。
    老人欣然就道,由孝順和睦的一家人跟著。每逢子女痛駡章停,他就制止他們。一次,翻了船,他被救上來,衣服全都濕透,他轉身向子女們戲謔道:"你們把這次翻船也賴章停嗎?"他幾乎眼睛已經看不見,但是仍然和家裏人過得很快活。後來,這位年輕皇帝去世後,新皇帝即位,對他愛顧有加。朝廷派御醫前往診治,井想要他重任宰相,但是他謝絕不就。在他遇赦之時,他家已經有十餘人貧病而死,他自己則死於北歸途中。
    這次迫害自然也包括蘇門四學士。流放出去的人也難落個消停,因為他們在流放中時,官位還繼續貶低,而且還隨處調動。朝廷為迫害元植大臣,還特別設立機構,所以元佑大臣無一得以倖免。此一機構把由神宗元豐八年(一O八五)五月至哲宗紹聖元年(一0九四)四月十年,太后攝政期間官方的資料,全予臼檔,甄別管理。只要開口反對王安石的財政經濟政策,即以譭謗神宗論罪。在他們經詳細調查之後,先後懲處了官吏八百三十人,分類檔案計有一百五十二卷。終於在建立元佑党人碑時,迫害達於極點。元佑黨人碑見第一章。
    三月裏,子由遭到罷黜,他是一直反對歸回祖制的"紹述"政策。但是他遭罷黜的方式,足以證明那位元年輕皇帝的昏庸。子由從歷史引證前例,表明後代帝王往往修正前代帝王的政策。在那些偉大帝王之中,他引證的是漢武帝,在漢武帝統治下,中國的疆土開拓到突厥以外各地。那時章停尚未拜相,當時有一李姓官員,想把子由的地位取而代之。他向年輕的皇帝說,子由把神宗比為漢武帝,是對神宗不敬。小皇帝對歷史無知,便信以為真,便削除子由的官職,發到汝州為太守。數月之後,又調到高安。

    哲宗紹聖元年(一0九四)四月,章停為相,他首先向蘇東坡開刀。蘇東坡是貶謫到廣東高山大疫嶺以南的第一個人。他被罷黜,剝奪了官階,調充英州太守。他並非不知道會有這類情形,不過不知道第二次迫害會嚴重到什麼程度。皇太后去世後,在往定州就職前,他正式辭行時,皇帝未允謁見,他就覺得危險即將到來了。他曾先後教過那個年輕皇帝八年之久,對他很瞭解。一年以前,他曾在一道表章裏向小皇帝說得很露骨,倘若他不納臣子的忠言,蘇東坡寧願做"醫蔔執技之流,簿書奔走之吏",也不願在朝中擔任侍讀之職。
    可是來日如何,他並不真知道。左降英州太守並沒有什麼特別苦吃。章停也算他的故交之一。在年輕時他和章停往陝西山中遊歷,蘇東坡曾戲稱章停將來會殺人不眨眼,不過二人還始終算是朋友。他自己的遭罷黜失官,他倒不以為奇。向朝廷彈劾他的數十條罪名,也是舊有的,而且已經彈劾多次。不外乎是"譭謗先王",這個罪名是攻擊元柏舊臣的陳詞濫調。而罪證是在皇太后攝政期間,他代擬聖旨罷黜王安石一派小人。他代擬一般的聖旨倒無何重要,因為他是奉太后之命行事的。罷黜蘇東坡的聖旨如下:
    若譏朕過失亦何所不容,乃代子言低誣聖考。乖父子之恩,絕君臣之義,在於行路猶不戴天,顧視士民,複何面目?汝斌文足以惑眾,辯足以飾非,然而自絕於君親,又將誰態?
    蘇東坡現在要跋涉一千五百里,自中國的北部到中國的南部。他覺得他一生只是一站一站的往前走,而現在只是在他人生旅途中的另一步,這旅程是他狐狐落地時已由神靈決定,不過到現在他才充分明白罷了。在他五十七歲時,他已經飽曆命運的榮枯盛衰,現在命運的轉變,在他也不以為奇了。命中註定他最後要完全與政治斷絕關係,要符合他的宿願,使他去度求之已久的常人生活。他現在向前行進,無憂無懼,心中一片安溫寧靜。在過去的日子裏,不管遇到何等問題,何等情形,他都以真誠勇敢之態度相向;他願把一切付諸天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