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48)

2025-10-10 评论

    蘇東坡既然天賦這樣生氣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遭遇到道德的矛盾,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與生俱來的大無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顧到同樣重要的明哲保身這一人生的本分。在蘇東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時期此種衝突特別尖銳,往往他寧願保持他的英雄本色。所以他內心中的衝突總不會太大的。他那偉大的天才不斷自由流露而一發不可抑制。正是:
    猿吟鶴喚本無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蘇東坡與其弟弟子由及家人共度中秋。這次中秋值得記憶,他後來一直思念不置,也是隨後六年中唯一的一次中秋。臨別時,二人難分難舍,子由決定送兄長至穎河下游八十裏外的穎州(今阜陽),到穎州在歐陽修相伴之下,又一同過了半個多月。但是終須分手。在蘇東坡開船出發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穎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詩論政,徹夜未眠。二人論政的結論,後來蘇東坡寫在一首詩裏,到達杭州之後,寄給子由。其中有句為:
    眼看時事力難任,
    貪戀君恩遲未能。
    兄弟二人不覺都想起了孟子的話:"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事實上,二人都明白下面這段話的真理: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上無道接也,下無法守也,朝不通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故日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那天夜裏,蘇東坡寫了兩首詩,足以顯示他的心境: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穎。
    留連知無益,借此須臾景。
    我生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念子似元君,木油剛且靜。
    寡詞真吉人,介石乃機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無坎井。
    有如醉且墜,幸未傷輒醒。
    第二首詩是:
    近別不改容,遠別涕沾胸。
    用尺不相見,實與千里同。
    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
    始我來宛丘,牽衣舞兒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過秋風。
    秋風亦已過,別恨終無窮。
    問我何年歸,我言歲在東。
    離合既迴圈,憂喜迭相攻。
    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多憂發早白,不見六一翁。
    "六一翁"指的是六一居士歐陽修。"飛蓬"一詞正足以象徵蘇東坡的一生,因為從現在起,他就成為政治風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會再在一個地方安安靜靜度過三年以上的時光。
    次日淩晨,兄弟二人分手。蘇東坡對子由的深情確是非比尋常,後來,在寫給他好友李常的一首詩中說:"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杭州三年任期屆滿時,他請調至密州,因為當時子由正任職濟南,兩地都在山東,相距不遠。

    杭州,在當年一如今日,是一個美妙難言的都市,諺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後來幾乎變成了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他初到杭州便寫出下麵的詩句: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杭州像是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於杭州繁華的街道,閎壯的廟宇,也是由於他和杭州人的感情融洽,由於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過的。杭州人有南方的輕鬆愉快,有詩歌,有美女,他們喜愛蘇東坡這位年輕的名詩人,喜愛他的朝氣衝力,他那瀟灑的神韻,他那不拘小節的胸襟。杭州的美麗賦予他靈感,杭州溫柔的魁力浸潤他的心神。杭州贏取了蘇東坡的心,蘇東坡贏取了杭州人的心。在他任杭州通判任期中,也無權多為地方人建設,但是他之身為詩人,地方人已經深感滿足。他一遭逮捕,地方人沿街設立香案,為他禱告上蒼早?a class="__cf_email__" href="http:///cdn-cgi/l/email-protection" data-cfemail="4590ee05a4c9e4">[email protected]Kx開杭州之後,南方的秀美與溫情,仍然使他夢寐難忘。他知道他還會故地重歸。等十八年之後,他又回去任太守之職。他對地方建樹良多,遺愛難忘,杭州人愛之不舍,以為與杭州不可分割。今天,去此偉大詩人居住于杭州,歌詠於杭州,已經一千餘年,在你泛舟於西湖之上,或攀登上孤山島或鳳凰山上,或品茗于湖濱酒館中,你會 到杭州本地的主人嘴邊常掛著"蘇東坡,蘇東坡。"你若指出蘇東坡是四川人,他會不高興 。他心裏認為蘇東坡生於杭州,除去到京都之外,何嘗離開過杭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