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13)

2025-10-10 评论

    因为曾经跟马力打过交道,李小强还算热情,在办公桌后面站起来和两个人握了握手,说:“我对商贸银行的人有特殊的好感,尤其是你,小马。”
    一句话使马力放松地坐在了沙发上,回过头对岳振阳说:“李总就是这样和蔼可亲。他当汽车工业集团财务部经理时我们就认识了,这么多年来,不论职务高低,他总是这样平易近人。”言语中不乏谄媚之意,同时也向岳振阳炫耀了他同李小强的关系。
    “三十万辆卡车生产线项目,是省政府樵民省长亲自抓的工程,也是我省今年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一揽子’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李小强故意省掉了“车樵民副省长”的“车”字和“副”字,意思不言自明。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对这个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搞一点调查,也为我行给贵公司的贷款提供一点理论依据……”马力躬身说道。
    “但是,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市场对中型卡车的需求量已经开始下降,而且据专家预测,这种下降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如果贵公司现在投产卡车生产项目,有可能会带来经营风险。不知李总对这件事怎么看?”岳振阳单刀直入。
    “我对生产和销售的事情并不感兴趣,”李小强笔直地向岳振阳竖起了手掌,表现出绝对的权威,“说句实话,关于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我是在向樵民省长汇报时才第一次读过。具体的方案,生产部和销售部的经理们早已经做好了放在我的案头——我更关心的是银行的贷款——像我这样的总经理,要为全集团三千多名职工的衣食住行操心,只要一个月发不出工资,肯定就会有人出来闹事,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样东西,就是钱——用你们的话说,就是贷款。”
    “早就听说汽车工业集团经济效益连年滑坡,已经到了用银行贷款给职工开工资的地步,原来果真如此。”岳振阳暗想,不过李小强下面的话更让他感到吃惊。
    “钱,不,贷款,不仅是维持一个企业正常经营的资本,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维持企业经营的润滑剂。看见它,企业的职工会笑逐言开,有了钱的刺激作用,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中去。有了它的润滑作用,企业同客户的关系会更为融洽,他们可以大批量地采购我们的产品,而不再过多地关心这种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有了它的润滑作用,企业同政府的关系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而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可以继续搞来更大的一笔贷款,并维持我们更大规模的再生产,如此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我认定的经济循环规律。”李小强好像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在给学生上课。
    “我没有读过大学,更不懂得经济金融理论。我知道你们都是经济金融专业的高才生,但我相信,你们的那套理论在我这个汽车工业集团里行不通,而且我也相信,在我们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里,也决不会行得通。”李小强自负地靠在老板椅的靠背上,俯视着他们俩,双手始终保持着交叉的姿势放在腹部。
    岳振阳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位李副总经理的一套“理论”,真的使自己对他刮目相看了,他是把最基本的经济理论同最高深的社会学相结合之后,才发明出这套独特的理论的。虽然这种观点听起来如此地不合逻辑,然而它在具体实践中却一定能够发挥出无穷的威力。
    “那么,根据您的预测和评估,这个生产项目大约需要多少资金?”愣了好半天,岳振阳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已经不自觉地称李小强为“您”了。
    “据我的生产部和投资部估计,大约不超过2亿美元。”
    “可是你们却申请了2?5亿美元和5千万人民币啊!”马力瞪大了眼睛,而这时李小强却把椅子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拒绝回答他的问题。
    是啊,如果把所有上下打点的费用——也就是李小强所说的“润滑剂”的费用包括在内,需要的数目也差不多是这些了,岳振阳心里暗自捉摸着。
    “李总,不知您想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假设您用2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生产,估计产值不会超过2?5亿美元,而您却要归还银行大约3个多亿美元的贷款本金和利息。这中间的差额您将怎么解决呢?”到了这样的时刻,岳振阳似乎并不关心贷款本身的问题了,如果按照李小强的经营理念,这样的贷款到期势必无法收回,进而就会给银行造成巨额坏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