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132)

2025-10-10 评论

    曹平林惊奇得忘了点头称是了,他真没有想到,从李副行长的嘴里,竟然能够说出如此一针见血的赤裸裸的话来!
    “只要不危害到我们党的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生活问题就不能称其为问题了。”李副行长最后结束了他的话。
    曹平林举起了酒杯,心里仍然没有转过神来,他低声地说:“您的话真使学生如雷贯耳,振聋发聩。学生谨记您的教导。”
    李副行长爽朗地笑了笑说:“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些感悟罢了,不一定正确,你要批判地接受啊。”
    “岂敢岂敢,您说的每一句话,学生都牢记心中,并且要把它作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说完,曹平林一仰脖,一杯酒一饮而尽。李副行长也干了一杯。
    该交待的话都交待完了,李副行长就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曹平林发现,李副行长原来是一位很健谈的人,只是他的话题大多涉及中国古代的王侯将相,历史名人,援引的故事和语言也多来自《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只恨自己没有熟读典籍,所以对李副行长的话,也只能做到一知半解了。
    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李副行长就打算在书房休息一下,以便养足精神研读古籍。他婉拒了曹平林继续服侍左右的请求。曹平林也不坚持,一个人开车回到了民族饭店。

    8
    崔浩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崔浩被关进李小强的郊外别墅后,并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交待了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实,并协助李小强亲自赶往北京,将所谓的菲尔特公司驻京办事处账户上的五千万美元重新划回到汽车工业集团的账户上。三天后,李小强派人把崔浩的老婆和孩子也找来,让一家三口人最后团聚。崔浩请求李小强放过自己的家人,李小强经过认真考虑后,拒绝了他的要求,原因是他不想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埋下一棵仇恨的种子。崔浩知道道上的规矩,也就不再强求。他见大势已去,留着钱也没有什么用了,就将已经转到自己名下的二百万元人民币以及多年来的积蓄全部交了出来,其数额基本能够弥补上自己炒作外汇的损失和李小强前前后后的费用,所以在最后的日子里,李小强并没有难为崔浩一家人。
    尘埃落定之后,杜念基和李小强两个人将房门反锁,闷闷地抽着烟,喝着酒,谁也不说一句话。
    几杯酒下肚,杜念基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突然涌出一股难以名状的痛苦,他用手掩住面庞,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眼泪就从手指缝中溢了出来。
    李小强手里的酒杯停在半空中,眼泪也噼哩啪啦地掉进酒杯里。杜念基无声地啜泣着,努力地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但李小强却再也忍不住了,他呜呜地哭出了声。他的哭声里渗透着恐惧、无助和软弱,渐渐地变成了嚎啕,他像孩子一样留着眼泪和鼻涕,涕泗横流也顾不上擦一把。
    两个人就这样对泣着,对饮着,过了许久才渐渐地平静下来。李小强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整天这么苦心孤诣地奔波,到底是在维系着什么呢?为了谁呢?为了什么呢?”
    杜念基沉思了半晌,慢慢地说:“说到底,我们维系的是我们的命运,为了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家人,为能够实现作为男人的价值。”
    “我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有的时候,我甚至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没有什么命运的人。小的时候,我的命运就是两个哥哥的命运,我的生活了无新意,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认为我一文不值,一无是处。鬼知道我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所以你浑浑噩噩地活了四十几年,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追求,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坐标。但是从今往后,我决不允许你再这样生活下去!”杜念基冷冷地坚定地说,“在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从懵懂无知到感性升华的过程。有的人成熟得早一些,事业成功的人,就成了名人和伟人;有的人醒悟晚了一些,就成了大器晚成,终有收获的人;还有的人终生混沌,也就在混沌中了此残生——我决不允许你做这样的人。”
    “我不知道什么是人生,只知道活着;不知道什么是命运,只知道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吃饭和睡觉;不知道什么是奋斗,不知道什么是抗争,只知道逆来顺受,苟延残喘。老天啊!老天啊!你为什么偏偏要让李小强来到人间,来到这个复杂得让我无法应对的世界?我相信我的前世只是一只蝼蚁,那么你为什么要把我转世托生为人啊——让我忍受这人间的煎熬和折磨。”李小强疯狂地在房间里来回走着,双手在空中疯狂地挥舞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