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142)

2025-10-10 评论

    从商贸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来讲,省分行直接管理省会城市的信贷业务,所以省城各城区支行信贷业务的力量就相对薄弱一些,人员也相对松散一些。这就影响了杜念基在城区支行中的地位和威信。这一点上,曹平林与他正好相反。曹平林在城区支行中有着比较大的势力,尤其是以厉天明为主的几个铁杆弟兄,软硬兼施,恩威并举,把多数城区支行都笼络在曹平林的旗下。而地区分行有着相对独立的贷款经营权,信贷业务的势力相当大,所以众人都纷纷倒向杜念基一边,有好几位地区分行的一把手已经明确地向杜念基表达了效忠之心。所以在地区分行和城区支行之间,杜念基和曹平林互有优势,此消彼长。但是总的来说,地区分行要比城区支行势力大得多。“分行”,“支行”,仅从字面上就能够区分出这一点来。地区分行有着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有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限,无论在业务规模、网点数量、发展潜力等方面,都与城区支行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所以总的来说,就影响到了杜曹二人的势力范围和权力限度。因此,紧紧地把握住地区分行这块阵地,对杜念基来说至关重要。这一次,他选择最大的地区分行——临河市分行作为第一站,因为这里的一把手冯明璋行长是自己的至交,以临河作为第一站,相信能够有一个好的开端。
    省商贸银行办公楼的一楼是营业部,此时大厅里已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各个营业窗口在紧张地办理着各项业务。大厅里有不少业务人员匆忙地走来走去,他们看见杜行长走过来,有的像小偷一样远远地躲开了,有的则快步走上来向他问候。杜念基或是点头致意,或是视而不见,脚下始终保持着飞快的行进速度。岳振阳则紧随其后,眼睛盯着杜念基的后脑勺,目不斜视。
    办公大楼门前足足有十七级台阶,走下这些台阶是很需要些耐心的。当年建大楼时,杜念基作为主抓基建的副行长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大楼门前的台阶修成十七级,当时别人都不明白他的意图。只有杜念基心里知道,黄可凡多少年来一直喜欢“7”字。他家的电话号码、他的手机号码、他的专车号码,都有很多“7”字。就连他的钓鱼杆都不多不少,正好7副。杜念基琢磨着,可能是因为“7”与“起”字同音,有飞黄腾达的意思,但自己从来不敢问黄可凡喜欢“7”的原因。当他把台阶修成十七级后,黄可凡果然非常高兴。“17”的谐音就是“要起”的意思,是十分吉利的。本来行长们的专车可以直接驶入地下停车场,然后乘行长专用电梯上楼,但是老头儿却不顾风湿病的折磨,每天坚持让司机把车停在办公大楼正门前,一步一步地走完十七级台阶。时间一长,连杜念基也习惯走这些繁琐的台阶了。
    司机小王已经候在车前,岳振阳径直走上前去,拉开专车左后侧车门,杜念基坐了进去。杜念基乘车时总是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车窗上拉紧窗帘。这是轿车座位中最为尊贵的位置,安全系数也最高,只有秘书一样的角色才会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岳振阳把杜念基的公文包放在他旁边,轻轻地关好车门,飞快地从车后面绕过去,侧着身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杜念基拉开公文包的拉锁,抽出一沓报表,埋头看了起来。小车飞快地驶出大门,行驶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这时杜念基抬起头说:“哦,我已经跟司法局的朋友打了招呼,我们先去看一眼张亚明再走。”
    岳振阳回过头来说:“好的,我也很想念这位老领导了。”
    几个人便不再做声,小车飞快地驶向省管监狱。
    张亚明的案子已经了结,经过杜念基、车钟信、李小强等人多方斡旋,终于只判了个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所谓“死缓二年”,不过就是无期徒刑的代名词,而无期徒刑也只不过是在监狱里蹲上二十年罢了。杜念基这么煞费苦心,也算是尽了做大哥的义务,张亚明自然对他感恩戴德,已经多次当面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和尽忠之意。杜念基当然不再需要张亚明为自己尽什么忠了,只是两个人心里都明白,以往张亚明时代经手的信贷工作,将永远划上了一个删节号,个中的许多隐秘,将永远地埋藏在两个人的心底。
    按照监狱方面的规定,死缓犯人是不允许同亲属近距离探视的。因为杜念基事先找人疏通过了,所以几个人就在所谓的“亲情接待室”里见了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