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直接当事人嘛。”杜念基涎笑着说,“再说了,就是您老人家不给我看,我也会从其他渠道看到这封信的,说不定我也会收到这封信呢——现在写上访信不都是复印个三五十份的,到处乱寄?”
夏行长无可奈何地点了点杜念基,拉开抽屉,取出一封厚厚的信,丢在杜念基面前。
杜念基打开信,仔细看起来。上访信里翔实地反映了省商贸银行在全省范围内纵容各级分支机构搞高息揽储,向储户支付高额利息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附有各个分支行高息揽储拉来的存款数额、支付高额利息的费用数额、费用来源渠道,甚至还附有省行会计部门支付利息费用的会计传票复印件。上访信内容完整、详细,叙述严密,语言严谨,证据确凿,一看就知道,决不是出自外行人之手。连杜念基看了,心里都不禁暗自赞赏起写信人的水平了。
放下信,杜念基心里就明白了几分。他斟酌着问:“那么人民银行总行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
“总行已经指派我们省分行全权负责此次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并且派出总行的一位副司长来我们省,督办这件事。”夏行长忧心忡忡地说。
“那么您的意见呢?”杜念基询问。
“我看总行的意思,这件事不查个水落石出,不处理一些人是不行了。”
“好的,我一定配合你们的检查工作。”杜念基说。其实到现在为止,他心里已经有几分明白这次信访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而这样事情的发生,他的心里也早有预料,甚至内心里暗自期待着这样事情的发生,这正是他逐鹿官场的关键时刻,是决定胜败时打出的关键一拳,相信这一击对对方来说是致命的,对自己来说则是出奇制胜的一招。
从夏行长那里出来,杜念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仰望天空,阴霾密布,冷风阵阵,杜念基不经意地微笑了一下,他在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回到行里,杜念基翻看了几天里积压下来的文件、报纸和信件,果然在几封信件中发现了那封上访信。这个写信上访的人果真深谙上访之道,把他写的上访信复印几十份,凡是相关部门、相关领导都给邮寄一份过去,在增加上访成功率的同时,也很好地掩盖了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工作单位,所以也就很好地掩护了自己。
杜念基再一次仔细地阅读了上访信,从信的内容、信件所提供的证据等多方面确定,这封高水平的上访信一定能够在某些管理部门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一定的轰动效应。
放下信,杜念基认真地思考起来。经过十几分钟的深思熟虑,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简单地翻阅了一下报纸和文件,挑选出几篇涉及到严禁高息揽储的文章和几份有关加强金融监管,维护良好金融秩序的文件,站起身走出办公室。
来到曹平林的办公室门前,杜念基敲了敲门,然后直接推开门走了进去,微笑着向曹平林伸出了右手。
曹平林看见杜念基走进办公室也十分意外,他站起身,握住了杜念基的手。
“平林,几天没见,身体还好吧?”杜念基问道。
“哦,还好还好。”曹平林说,“听办公室周主任说,你去地区分行检查工作去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哦,简单地抽查了几家地区分行的信贷工作,见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也就放心了,就提前赶了回来。”杜念基说。他并不想向曹平林通报什么检查工作的情况,否则倒真的像是在向曹平林汇报工作了。
“地区分行的信贷工作,在你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一点全行上下是有目共睹的。”曹平林尽量用赞赏的口气说道。
“哪里哪里,我们省分行取得的成绩,都是在党组和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取得的,我做了一点儿工作,算不了什么。”杜念基同曹平林打着官腔,“而且你主抓的存款工作成绩突出,为我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金来源,大力地支持了我的工作,这一点,我还要感谢你啊,平林。”
“哪里哪里,我只不过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那是全行储蓄战线的全体员工共同拼搏奋斗的结果,我算不了什么的。”曹平林坐回老板椅里,笑着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