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48)

2025-10-10 评论

    杜念基惊异地抬起头,关于家庭用小轿车的发展趋势,他早就在一些行业理论研究的杂志上有了粗略的了解,那些内容真的和郑效敏说的差不多,就问:“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信息?”
    “我不是跟你说了嘛,是老李告诉我的!”郑效敏不耐烦地说。
    “如果你手头有关于家庭用车的资料,麻烦你拿来给我看看?”杜念基十分有兴趣地探过头来。
    “放心!我已经让老李立即把所有关于家庭用车的资料用特快专递给我邮寄过来了,这两天就到!——你是我提拔起来的干部,有什么好东西我还能瞒着你?”郑效敏一脸得意地说。
    “拉倒吧你!”杜念基一挥手,懊恼地坐在椅子里。
    “我身体不好,现在处里是你主持工作,希望你考虑给老李他们厂子贷点儿款子,也算是我们支持朝阳产业嘛!”郑效敏大度地说。在他的意识里,杜念基仍然是信贷处的副处长。
    这时,张亚明走了进来,不由分说,扶起郑效敏就往外走,好说歹说把他劝了出去。
    “这老先生跟我扯了一早上的家庭用车,我就知道他又跑到你这里来了。”张亚明笑着说。
    “老郑从哪里搞来的家庭用车的资料?”
    “可能是处里小青年们从因特网上下载下来,拿给他消磨时间的,没想到他倒当回事儿了。”
    “你还是把那些资料拿给我看看吧,我们要随时掌握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杜念基沉着脸说。
    “是。”张亚明感觉到了杜念基的不悦。
    停了停,杜念基指着桌上的调查报告,说:“这篇调查报告你看过了么?”
    “看过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张亚明说,“这个平房支行的岳科长是名牌大学毕业,总有些自命不凡的架势,这是最让我看不惯的地方。这次他托人把这份材料直接送到你这里,似乎有毛遂自荐,公车上书的味道,倒好像是我这个信贷处长嫉贤妒能,压制人才了。”张亚明笑着递给杜念基一支烟。
    杜念基说:“勇气可嘉,方式欠妥,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似乎都有这样的毛病。我们应该为他们更多地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毛遂之所以能够自荐成功,就是因为平原君给他创造了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软环境。毕竟这种自荐的方式是有一定的成功率的,尤其是自荐者遇到一个开明的上司的时候。他的业务水平怎么样?”
    “就像你刚才说的一样,水平可嘉,方式欠妥。只要是他认准的道理,就是九头牛也没办法把他拉回来,但幸好是他认准的道理往往是比较高明的,平房支行这几年的经营状况也多亏了他这个小小的信贷科长了。”张亚明简单地介绍了岳振阳的情况。杜念基沉吟了一会,问:“你认为这个人有没有培养的价值?”
    “如果他能改掉自己那种目中无人、桀骜不逊的脾气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前途的。”张亚明诚恳地说。
    杜念基吸了一口烟说:“在银行这样的专业单位,人才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业务人才,这种人心无旁骛,一心只研究业务;另一种是政治人才,这种人善于搞政治投机,能够妥善地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三种则是前两种人才的集合,只有这种人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当然,对于前两种人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利用他们的能力为我们的业务发展多贡献力量。”停了停,杜念基又说:“关于是否向省汽车工业集团投放外汇贷款一事,我行正在可行性调查的初步阶段,这件事必须向外界保持谨慎的态度。最近我向黄行长正式汇报之后就组建调查小组,我来挂帅,你任副组长,成员要挑选一些精兵强将,我看这个岳科长可以加入到小组中来。”
    “好的。”张亚明点头同意。
    这时,有人敲门,杜念基故意把头扭向一旁,张亚明把门拉开,岳振阳走了进来。“杜行长,这位就是平房支行信贷科长岳振阳,《关于省汽车工业集团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的作者。”张亚明瞥了一眼岳振阳,向杜念基做了介绍。
    杜念基转过头来,淡淡地说了一声:“坐吧。”岳振阳不知所措地坐在很远处的沙发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