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王华宇飞身一跃,抓起办公桌旁的橡胶警棍,兜头盖脸地向歹徒砸去。歹徒推开压在身上的曹平林,刚要举起手枪,小刘的警棍再次打来,击飞了他的手枪。歹徒见大势已去,挣脱着站了起来,从曹平林身上踩了过去,以极快的速度逃出了胜利储蓄所。
也许是那重重的一脚踩下去,使曹平林又苏醒了过来,他飞快地站起身,向门外追了出去。
“抓歹徒!有人抢劫!”他边跑边喊。路边的行人被他满身的鲜血吓呆了,纷纷给他让开一条路,曹平林踉踉跄跄地追了过去。
“抓住他,他抢银行!”曹平林用尽最后一股力气大喊着,二十米,三十米,五十米,一百米,他向歹徒逃窜的方向追了过去。
终于,路边有几个年轻人回过神来,他们向歹徒追了过去。
王华宇向歹徒追了过去,小刘也向歹徒追了过去,
终于,曹平林透过血水模糊的眼睛,看见众人制伏了歹徒,看见有几个人在用手机向公安机关报警,他舒出了最后一口气,一头栽倒在路旁。
2
杜念基被关在省检察院的内部招待所里已经两天了。
这座不起眼的建筑物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省高检4号楼。虽然表面上叫招待所,实际上这个陈旧的四层小楼就是省检察院审讯违法行为尚未明了的犯罪嫌疑人的专用场所。省内处级以上干部提起它,大都谈虎色变。一旦谁被传进这座小楼,不管是被叫去了解情况,还是被“双规”,都会使别人立即联想起贪污、受贿、色情、凶杀这样的字眼,从而立即丧失了名誉和地位。很多人走进去之后,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看守所,走向了监狱,甚至走向了执行死刑的刑场,而很少有人能够再从那里笑着走出来。两天前,当杜念基走下省检察院专门去机场接他的小车,看到这座四层小楼时,他的心就凉了一半。
作为主管省商贸银行信贷、国际结算等重要核心业务的副行长,虽然杜念基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切不可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手头动辄流过成百万,上千万,甚至过亿元的资金,只要稍有疏忽,就可能铸成终身大错,甚至丢了身家性命。这样的感觉时时刻刻伴随着他,使他总有如坐针毡、如临汤镬的危机感。今天,这样的预感终于浮出水面了。
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呢?张亚明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进而牵扯到自己了呢?两天来,这是杜念基惟一思考的问题。
张亚明是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干部,虽然他的年龄比自己还小,虽然他在处理业务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让杜念基满意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杜念基对他还是看好的,所以也有心培养这个接班人。当然杜念基也知道,作为信贷处的处长,张亚明必须顶住来自各个方面的诱惑和拉拢。毕竟信贷处长是企业获得银行巨额贷款的第一道关口,如果拿下这个关口,可以说,100万元以下的贷款项目是不成问题的。按照商贸银行内部的授权规定,100万元以下的贷款,信贷处长就有权力决定是否投放,而不必经过行长以及信贷项目评审委员会的审批。就是贷款合同送到主管行长杜念基这里,他也只是大概地过问一下贷款企业、贷款投向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就在合同上签字——毕竟每天商贸银行全省范围内发生的贷款实在是太多了,容不得他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但是,为了给张亚明把关,也为了给自己把关,杜念基常常对这样的小额贷款过问得也比较多。而且杜念基自己也相信,一旦张亚明有什么不法行为,是逃不出自己的火眼金睛的。两天来,他闭起眼睛冥思苦想,调动自己非凡的记忆力,把近一年来张亚明经手审批,自己签字确认的100万元以下的贷款项目细细地过了一遍筛子,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根据车副省长向他透露的情况,张亚明确实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这就更让杜念基摸不着头脑了。
两天前刚刚入住这个招待所的时候,省检察院的周海副检察长和反贪局武士峰局长来到房间,和他谈了话。武士峰局长的态度倒还平和,坐下来后,尽量地客气说:“念基行长,我们今天请你到这里来,就是想让你对在商贸银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向我们做一个说明,配合我们开展工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