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木静静的坐在一旁,留意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很快,他意识到,大家都已经习惯把那个人称作——城市之光。
习惯这个称唿的不仅是警方。每当C市的市民谈及那个连杀三名“恶人”,为无辜者“伸张正义”的连环杀人凶手时,也是用“城市之光”来称唿他。这个名字的热度越来越高,某网站的贴吧上甚至出现了“城市之光”吧,且访客络绎不绝。在大多数民众的眼里,这个当代的“梁山好汉”、21世纪的“侠客”,似乎真的像一缕强光一般,让这个城市的黑夜来的晚一些。
有些警察私下打趣道,干脆别抓这个家伙了,有了它,警方省了多少麻烦。
也许,唯一希望这个名字尽快消失的人,只有任川。他约见专案组的两天之后,上级就布置了针对他的准们监护措施。据说,是和平区法院的院长亲自带着他来到公安厅,要求警方提供人身保护。专案组早有准备,很快就拿出一整套监护方案。其中,一组四人暗中跟随任川,监护范围从他的工作地点覆盖至私宅;同时,要求任川随身带着手机,并实行24小时定位。而且,刑技部门在仁川的手机上设置了快捷键,直拨一条专用线路,按键即可接通,并派专人值守。
方木也被编入其中一个小组,第一次执勤的时间段是白班,从早八点至晚六点,也就是任川到达法院至下班到家的这一期间。
当天,天色阴沉,气温骤降。方木被手机闹铃叫醒时,看看窗外依旧漆黑一片的天空,还以为是手机出了问题。反复确定了时间之后,方木这才意识到,已经要入冬了。
房间里很冷,方木哆哆嗦嗦的披衣下床,看到餐桌上放着盖好的碗盘。掀开一看,白粥和煎蛋还冒着热气。廖亚凡的鞋子却不在门旁,也许已经上班去了。
方木的脸上露出笑容,心底却轻叹一声。
吃过早饭,方木径直开车到和平区人民法院,在停车场入口处恰好遇到任川的车。他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贴身保护,锁好车门后,就朝停车场里张望着。几乎是同时,一辆黑色商务车里跳下一名男子,四下观察一番之后,慢慢地向任川走去。
任川的脸上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动作僵硬的向黑色商务车里挥挥手,就和男子一前一后地向法院大楼走去。
方木把车停好,转身走向黑色商务车。此时,另一辆灰色吉普车也停在了商务车旁边。一脸疲惫的杨学武拉开车门跳了下来,随着他的动作,一股浓重的烟雾从车内冒了出来。杨学武吐掉即将燃尽的烟蒂,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本子递给方木,声音粗哑的说的:“交班。”
方木抬头瞄了一眼吉普车内,三个警察东倒西歪的靠在车座上睡得正香。他接过本子,翻了翻,上面记录了任川昨天下班后的活动情况。看来,这家伙还挺听话,到家后就闭门不出。
方木签好了日期和自己的名字,看看不住地打哈欠的杨学武,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赶紧找个地方休息吧。”
“休息个屁!”杨学武没好气地说,“查验笔迹那帮人快整理出结果了,我得去看看。”
被专案组安排查验第47中学杀人案物证的小组曾反映,在单张演算草纸中没发现类似的编码,怀疑被凶手存放在呈叠放状态的数张纸上。并且,即使写有编码,也可能被血迹覆盖。因此,小组又临时借调了几名笔迹勘验人员,在近百张演算草纸中进行组合,查找不属于死者魏明军的字迹。这项工作耗时且费力,不过好在就要出结果了。
方木点点头,说了句你辛苦。杨学武摆摆手,转身上车驶离法院停车场。
方木则上了那辆黑色商务车,和其余两名警察打了个招唿,让他们一一在记录本上签字后,开始了枯燥的监护工作。
说它枯燥,其实一点也不夸张。每隔半小时,方木等人就要和贴身保护任川的警察进行通话,得到的答复却几乎一致。
“任川在办公室看案卷,无异常。”
“任川和其他法官探讨案情,无异常。”
“任川做开庭前准备,无异常。”
最后,大家都懒得细说,回答一句无异常就挂断步话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