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47)

2025-10-10 评论

  “嗬!”有一个驴夫说,“由这儿到天津,整个乡下都充满我们的自卫团体——我不知道有几万人。有些团体比较大,像孙殿英的游击队,裘奶奶的组织和八路军——这些装备比较好。还有些留在村子里,有枪的人就拿枪出来当义勇兵。现在谁不恨日本人?嗒——嗒嗒!”他鞭打着毛驴。
  现在他们走出一个山头,再度能够看到北平的原野和城墙。天上云层密布,不过远处的城市那一边却有太阳照耀着。他们看到五里外的夏宫,还有一道绿水环绕着柳树间的乡村。远处的北平像一座公园,盖满翠绿、姹紫和金黄的颜色,宫殿和塔楼的屋顶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梅玲跳下来看手表,才十点钟。玉梅由驴背上拿出自己的被褥,铺在一块岩石上,对老彭和梅玲说:“老爷、小姐,你们若不嫌脏,就坐在这上面。对你们来说石头是太硬了。”
  “我们没关系。”老彭说。
  玉梅失望地收起被褥。
  “看那边,”老彭指着城市说,“发光的圆屋顶,那就是天坛。”
  梅玲静坐着,睁大眼睛看远方。她这样坐了几分钟,直到向导来叫大家出发。
  老彭扶她起来,平静地说:“博雅没事啦。”
  梅玲抬眼看他,为他已看透自己的心事而发窘。
  他们下山后,路很好走,只在通清华的林荫道上看见几个傀儡警察。他们吃了一顿麦饼和面条当午餐,就横过铁路,向通州的方向走。梅玲不时跳下驴背,改用步行。他们来到码头镇一家农舍停下时,天已经黑了。
  这是一个游击队领袖的家,他曾在军中当过上尉,大家还叫他“队长”。他在河西务战役中断了一条手臂,奉命在家乡地区组织游击队。驴夫把行李卸下,将毛驴拴在院子里,就到一家酒店去用餐。老彭、梅玲和玉梅都累了,一锅红糖煮蕃薯也只有饿着的人才能吃得津津有味。主人现在是农夫打扮,人很诚恳,坐下陪他们喝上一杯。他姓上官,是罕有的名姓,他说他是上官云祥将军的亲戚。他谈起附近的情形,对河西务之役津津乐道,那次有两旅中国兵被炮火和炸弹消灭了。美女当前,他似乎比平常更爱讲话。梅玲已经把帽子脱下,乌溜溜的卷发披落肩上,双眼在模糊的灯光下闪闪发光。
  “惨啊!真惨!”他说。“没看过那一仗的人搞不懂我们怎么那么容易地就失守了。他们应该看看我军的尸体,成百成千堆在河岸上。这种战争还能叫失守吗?我们输了城池,但可没输这一仗。敌人的卡车、坦克和步兵连穿过河西务。我们得坚守河西务,好保卫公路。我们只有两旅人,后援又断了。我们明知会输,还是打下去。敌人轰大炮,铁鸟也在空中飞翔。炮弹太密了,躲都没有用。没有一个人退缩。两个钟头后一旅全军覆没,后来另一旅也完蛋了。如果这还不算打仗,我简直不知道打仗是什么了。你能说我们失守吗?我们的弟兄硬是不肯逃。我从未看过一天死那么多人。冠县也一样。整营人死光了,却没有一个人逃走,真是血肉敌钢铁。你还能说我们军队没有尽力打吗?”
  现场并没有人说士兵不尽全力打,但是队长继续反驳他想象中的苛责。
  “我们挡住了敌军的侧翼,使涿州的我军能够安全撤退。我昏迷不醒一段时间,等我醒来,天已经黑了,我挣出同伴的尸体堆,一路由战场爬回来。”
  第三天,向导奉命回去,驴夫也不肯再走了。“河西务是坏地方——日本兵太多啦,”有一个驴夫说,“我靠这头畜生维生。万一日本兵或保安队把它收去,我怎么办呢?我该向谁去讨价钱?”但是老彭答应给驴夫每人五块钱,看在这笔大钱的份上他们同意走到河西务。队长说他们可以在午饭后再出发,而且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他竟说要陪他们走。
  “你们若有钱,我可以安排保安队一路送你们到天津。”他说。
  “怎么可能呢?”梅玲问道。
  队长大笑说:“他们只要钱。你们可以搭他们的船直下大运河,不必走路。”
  “那你又何必亲自来呢?你不能派一个向导跟我们走吗?”
  “我要去办事。你们若有兴趣,好戏在后头哩。”
  “你是说打日本人?”梅玲问他。
  “还有谁呢?”队长怀着高兴、不要命的表情,用正要说出大秘密的得意口吻说。“我们要去救几个女人。”
  “什么女人?”
  “中国女人哪。还会有谁?离这边三十里有一个村庄。日本兵抓了十个女人,用铁线穿住她们的耳朵,排成一串,带出村子。过去在这条路上,村民常玩一种把戏:散漫的日本兵会到村子里要女人。村民交出几个妇女,带敌人进屋,等他们污辱我们的妇女,我们的年轻男人就夺枪杀死他们。所以他们不敢再这样了……喔,这次这十个女人被带出村子,三天前架到日本军营去,她们的丈夫和她们都很害怕。村里的族长来看我,要求枪支。我问他们日本兵有多少,他们说一两百人左右。我叫他们静候观望,昨天他们报告说,有连兵向南迁,女人还在那里,留下五六十个日本兵。你们今天晚上会看到一些行动,一种流血的行动,旅长的侄女也在里面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