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96)

2025-10-10 评论

  凯男多次要引丈夫进入这个世界,都白费心机,终于放弃了,她走她的路,他也过他自己的日子。他正在留一撇整齐的胡须,像照片中的父亲一样,同时忙着交朋友。他常常带回一些地图和巨册,晚上潜心研读。不久他开始说他准备去内陆。
  “你正在想念汉口的某一个人?”凯男问他。
  “别傻了,”他说,“我要走向更深的内地。”
  他要和一个他在凯男宴会中遇到的陈工程师同行。他在大学就认识陈先生,但是他由美国拿到工程学位之后,彼此一直没有见面。陈先生被认命为一个政府委员会中的分子,要将公路延伸至内地。随着这个委员会旅行,博雅可以享受特别的汽车和宾馆,这些正是当地旅客的一大难题。为满足他“战略家”的特殊兴趣,他最大的愿望莫过于亲自遍察内地的陆地、河流与地形。任命这个委员会正表示中国打算在内地发展基地,若不如此根本不可能进一步抗战。自从南京沦陷后,这是他听到有希望的消息。通过朋友的引荐,他给自己弄到“专家”的派令,只因为他曾经和“北京地学探勘所”有过关系。历史方面他更熟悉;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他最喜欢的著作,自从他对战略发生了兴趣,他便不断重读《三国志》,研究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派令来了,他拿给太太看,她终于相信了他。
  “你怎么走法?”
  “一路向西南走。会有一个道路网连接桂林、衡阳、昆明、重庆,以贵阳为中心。”
  “贵阳在哪里?”
  博雅看看她,觉得很好玩。“那是贵州省的省会。你是大学毕业生,居然没听过?”
  “我小时候在学校读过。你怎么能指望我记得呢?”
  “你知道缅甸在哪里吧,我想?”
  “我不知道——知道,我知道它在中南半岛最南端。”
  “喔,它靠近中南半岛,却不在中南半岛内。不过,你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别这么刻薄嘛。谁在乎缅甸发生什么事呢,离我们几千里远?”
  这实在很气人,后来博雅又试试其他的女亲戚。只有宝芬知道贵阳在哪儿。暗香什么都不知道,罗娜还以为缅甸是“西藏东边的某一块地方”呢。
  “不管你们知不知道缅甸的位置,它对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存亡将具有极大的意义。”他曾对凯男说过这句话,后来又对她们说,他发现她们也一样困惑不解。“我们要建一条路通到缅甸。”
  “为什么?”罗娜问道。
  “因为我们将需要一道后门。”
  “但是港口很多呀。我们不是由香港和广州得到补给吗?”
  “整个中国海岸迟早要被封锁,广州也许会封闭。”
  “你疯了。”
  “有一个人没疯,他想法和我一样。”
  “谁?”
  “蒋委员长本人。他下令筑一条路,延伸两千公里,连接缅甸和重庆。”
  “等路筑好,战争早已打完啰。”冯旦说。
  “要不要我把故事说给你听?一位美国工程师告诉蒋委员长,在这么困难的地带筑路,要五年才能完成。蒋委员长叫来一个中国工程师,命令他一年筑好。工程师目瞪口呆,但是蒋委员长说:‘你听到我的命令了。一年之内。’‘是的,大人,是的,大人。’工程师说着,鞠躬告退。听起来很离谱,不是吗?不过这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消息。这表示我们计划打好几年。”
  “好几年!”罗娜惊叫说。
  “不错,好几年。你们这些贵妇坐在这儿的时候,正有人在做长远的战略打算,使长期抗战能够如愿。听起来像神话,却是千真万确的。你说我们自广州得到补给。补给品如何送到汉口呢?”
  “当然是由铁路嘛。”
  “你们知道谁建粤汉铁路,什么时候建的?”
  没有一个人知道。
  “噢,蒋委员长下令日夜赶筑成的,工人晚上点火把照明工作,刚好赶上战时用。他预料上海会失守,别人都没有想到。如果蒋先生没有料到海岸封锁,没筑粤汉铁路和杭州到长沙的铁路,我们现在又如何能得到补给呢?现在他已经想到缅甸公路了。”
  博雅说出他的论点,女士们都以佩服的眼光看着他。
  “你打算做什么?”
  “喔,我被看成地学专家。陈先生和我一起去。”
  “你要远走缅甸?”罗娜问道。
  “也许不会,整个西南道路网正在筹划中,我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