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国美真相(20)

2025-10-10 评论

  众所周知,近日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了对陈晓董事长及公司高管的舆论攻击及无事实依据的诽谤,恶语不胜枚举,这种舆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使大家无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员工内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混淆了公众及员工的视听,严重扰乱了国美20多万员工和多年培养起来的国美忠诚消费者的认和,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在此,我们再次呼吁全体员工,不传谣不信谣,尊重事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坚守岗位,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和良好的业绩对各种攻击和行为予以有利的驳斥,回报社会、回报股东、回报消费者。
  亲爱的国美同仁们,在这攸关公司命运和员工未来的关键时刻,我们从不依赖救世主,唯有我们团结一起坚持真理,用事实理由和依据和我们不懈的努力去迎接国美充满光明的未来!
  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国美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2010年8月19日
  决战双方隔空对骂,机构们到底关心什么呢?
  8月6日,富达基金用脚投票,将持股比例降到4.37%。8月10日,摩根士丹利将持有的好仓降到6.52%,淡仓则上升到2.09%,不难发现,摩根士丹利的操盘是要通过衍生品看空国美电器。而澳洲联邦银行在8月6日将股权比例减持到4.99%,10日又增持到5.25%,这是典型的投机分子,他是支持黄氏家族,还是支持陈晓呢?
  摩根斯丹利、富达基金以及更多没有进入董事会的机构,并不关心国美谁是谁的,陈晓也好,黄光裕也罢,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不在乎创始人是谁,也不在乎陈晓的说辞。机构们为自己、为自己的客户赚钱,他们看中的只有一个字:钱。
  “2008年国美电器回购黄氏家族持有的1.298亿股份,总值约22亿港元,这是用上市公司的钱去为黄氏家族还私人贷款,这算什么行为?”国美电器的一位高管愤愤不平,“不用说在香港,就是在大陆,如此明目张胆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别说机构不乐意,小股东就会跟你没完。”
  双方开始通过公开信隔空对战的之后,现状让陈晓十分为难。
  在国美电器的公开信中,国美电器抨击黄光裕将上市公司当成黄氏家族的提款机,甚至指责黄光裕将大量股权卖给了外国人。以陈晓为首的管理层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你黄光裕早已将国美当成了洋人的国美。
  然而,国美电器管理层在跟黄氏家族隔空开战之中,却泄漏了重要的筹码机密。黄光裕是将大部分股权卖给了外国人,你可以指责黄光裕早就将国美变成外国人的国美,但是激动的管理层却千不该万不该,在公开信中指名道姓,指出那个机构就是华平投资。
  那么多机构不点名,为什么点华平投资的名?
  据我了解,2009年年初的时候,华平投资一开始也积极参与谈判,因为华平投资当初持仓成本远远高于2009年初的股价,如果能够在低价位获得国美电器筹码,就可以摊薄持仓成本。然而最后,华平投资却出局了。尽管陈晓说当时只有贝恩资本可以保证不稀释黄光裕的股权,这才导致了华平投资的出局。
  真相呢?
  真相往往是尴尬的。国美电器管理层的公开信无疑泄漏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华平投资跟管理层关系若即若离。那么,华平投资会选择黄氏家族吗?看看华平投资跟国美电器四年的爱恨情仇吧:
  2006年2月,华平投资9号基金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约占国美电器总股本的9.71%,按照转股测算,华平投资最终持有国美电器1.77亿股,持仓成为为每股6.4港元。
  2007年5月,华平投资减持了9100万股,当时不但收回了成本,还赚取两亿港元。华平在减持后手上还有国美电器8678万股,到了2009年7月国美供股期间,华平投资参与了供股,根据国美电器当时的供股明细看,华平投资的股权比例保持为2.72%。尽管华平投资将持有股票全数抛售也赚钱,但是相比黄光裕被捕之初的股价,本该到手的上亿美元的银子,真的就化成了水了。
  华平投资跟摩根斯丹利以及摩根大通不一样,大小摩跟国美电器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华平投资看好黄氏家族掌权董事会吗?我现在了解的是,华平投资是坐山观虎斗,谁能让股票涨起来,能够让当初到手的银子赚回来,谁就是好人。
  弃权是华平投资最好的选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