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国美真相(29)

2025-10-10 评论

  张近东的分享意识让国美管理层羡慕不已,当香港证监会紧急搜查国美香港办公室之后,苏宁已经在讨论第二次启动股权激励的方案,那个时候一旦国美出现问题,苏宁的股权激励无疑是给国美管理层的招降告示。当时苏宁拟授予孙为民等55名高管及有特殊贡献人员期权,但当时的中国股市陷入奥运前的疯狂,人们在梦幻中献身股市。转瞬间,股价走到了历史性高位,等奥运结束,中国股市也迅速滑落。此时,环境已经改变,苏宁推出的激励方案也不得不流产。
  这次,苏宁再次推出期权激励计划,这让黄氏家族抓住了陈晓的把柄,指责陈晓在2009年推行的股权激励“没有考虑期权分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回过头看看陈晓推出的具体激励方案:期权总额为3.83亿股,激励惠及高管层总共105人。其中,陈晓获得2200万股股份;王俊洲获得2000万股股份;魏秋立、孙一丁等高管均在1300万股以上。
  2200万股,这个数字是2007年苏宁推出额度的总和,这个数字太刺眼了。量化的指标总是那么冰冷无情的,不知道内情的人一眼看过去,就会给管理层一个评论:你们这帮人趁火打劫呢?人家黄老板关在看守所,你们就这样大把分钱?你们这是赤裸裸的抢劫跟背叛。
  有人简单给陈晓算了一下,苏宁总裁孙为民获得的股权数量只有陈晓的七分之一。“打酱油的往往是大多数,看看双方的股价,国美的行权价是1.9港元,苏宁是14.5元,苏宁的股价也是国美的7倍,如此状况之下,仅看总股数,这样的对比没有意义。”一位拿到期权激励的高层开玩笑说,如果国美的股价每股只有一毛钱,那么可能分到每个人头上是数十亿股,那这个数量是不是比苏宁的总股本还多呢?
  黄氏家族在公开信中指责陈晓推出的股权激励分配的程序和广泛性不足,而苏宁股权激励计划中高管占比较小、普惠度更高,更倾向于中层而非高层,体现高层有很强的分享和承担意识。
  事实上,苏宁老板张近东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为在苏宁的股权激励名单中浮现出了70后高管,诸如70后的金明进入高管层,这事实上已经在告诫国美以及黄氏家族,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需要年轻一代去开疆拓土,当然这也是张近东在为苏宁的未来储备年轻的人才,这也是张近东的人才金手铐。
  激励不是随便发红包,当然需要相应的考核指标,张近东的腰包也不是那么好打开的。苏宁在推出激励的同时也提出:苏宁电器2010年-2013年每年度销售收入较2009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09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
  张近东给管理层定的目标,更让黄氏家族大为光火,因为陈晓的五年战略目标是年复合增长率为15%。如果说总股份跟行权价乘数结果一样的话,那么考核指标是不是也应该一样呢?更高的考核目标才是黄氏家族乐于见到的。
  张近东的行动,进一步加速了黄氏家族跟陈晓的裂痕,这是竞争的策略,也是商场老套的游戏规则。黄氏家族一定要妥善解决掉陈晓这块心病,所以华裔女商人在香港实施的釜底抽薪至关重要。
  在张忠良跟北京势力的合力之下,贝恩资本决定跟华裔女商人见面洽谈。
  “我跟张忠良是十多年的朋友。”竺稼跟我提起张忠良的时候,从他的口气中不难听出两人交情甚笃。是的,没错,能够到香港就一起吃早餐的朋友,应该是难得的老友。“当时张忠良说,黄氏家族派了一个代表到香港,跟机构洽谈,希望机构能够支持黄氏家族,当然,黄氏家族的授权代表也希望国美的股东之间能够和解,对大家都有好处。”竺稼跟我提起当初张忠良从中牵线搭桥的过程,他并不忌讳聊起跟华裔女商人的见面细节。
  2010年8月28日下午两点,在香港文华酒店,华裔女商人带着助手走进了酒店大堂。张忠良上前将华裔女商人拉到一旁说:竺稼已经在楼上了,助手你就不要带着了,就我们三人,当初是说好了的。
  华裔女商人看了看大堂,有一位是张忠良带来的助手,那人华裔女商人认识,还有很陌生的面孔,应该有竺稼带的贝恩资本的人。华裔女商人示意助手留在一楼等候。张忠良的表情看上去十分紧张,他跟华裔女商人说:ShinningCrownHoldingsInc总裁黄秀虹写给你的授权书就不要给竺稼看了。
  授权书是自己在香港投行游说的通行证,怎么能不给竺稼看呢?否则竺稼怎么相信自己?华裔女商人从张忠良脸上紧张而又怪异的表情感觉到有点儿不妙。难道竺稼跟黄秀虹有什么过节不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