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国美真相(7)

2025-10-10 评论

  奇怪的是,三家竞购名单竟然少了摩根士丹利,也少了拥有“总统俱乐部”之称的凯雷资本。2009年4月14日下午三点,广东省委在正厅级官员范围之内,通报了一个重要消息: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被双规。陈绍基双规的时间是传出竞购名单五天后的11日,同一天,原广东省纪委书记、后调任浙江纪委书记的王华元同时被双规。
  陈绍基、王华元相继被抓后,5月上旬,黄光裕案尚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5月27日,国美电器在香港召开了董事会会议,董事会除了审议200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还重点商讨了出售股权的问题。5月27日是一个很敏感的时间,这一天,国美电器的董事会出现了一名新董事孙一丁。
  就在这个时候,竞购者的版本升级,国内民营企业复星集团、香港富豪李嘉诚也对国美电器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从表面看,竞购名单的三家外资私募没有任何进展。2009年6月5日凌晨,与陈绍基关系密切的深圳市长许宗衡被双规,三天后中纪委通过新华社发布了许宗衡被双规的信息。
  很快,国美电器股权出售的谈判代表发生了改变,陈晓已经不再是主导者,这期间,华平投资已经悄然退出了认购,KKR也消失了。小道消息称,黄光裕的私人代表、国美电器董事王俊洲和魏秋立成了谈判代表。
  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跟国美电器谈判的竺稼已经派出尽职调查组,跟国美电器所有的副总裁、主要部门的经理、大区总经理,包括一些分公司总经理等几十人做了访谈。2009年6月22日下午,国美电器宣布已经和贝恩资本旗下的BainCapitalGloryLimited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贝恩资本将以18.04亿港元认购国美电器新发行的七年期的可换股债券。
  BainCapitalGloryLimited的背后,真正的出资人到底是谁?
  这是一个秘密。
  其实,生意场上压根儿没有秘密,贝恩资本背后的主人,传说就是一个希望踏踏实实赚钱的公子爷。尽管公子爷生意做的很大,尽管他跟权贵的距离是那么近,但是在这个权力格局机器复杂的时代,公子爷依附的权贵也就是一个可怜的表演者而已,留给公子爷的也只有赚钱一条路。
  贝恩资本凭什么进入国美呢?
  国美电器的高管们后来统一了一个说法,那就是当时太多的机构都提出,必须摊薄大股东的股权,否则将给国美带来更多的危险,否则这个资本游戏就没法玩儿。因为黄光裕案存在太多的变数,说不定那一天国美就真的突然死亡。最后只有贝恩资本同意不摊薄黄氏家族的控股权。
  竺稼一直强调,贝恩资本进国美就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竺稼的说法跟公子爷的赚钱风格一致。在这个社会,有权力而没有势力,不能在政治上一言九鼎,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手中仅有的人脉关系,抓紧干一些可以干的事情,赚钱当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陈晓曾经是永乐电器的创始人,曾经跟摩根斯丹利签署过一个对赌协议,最后陈晓没有按照约定完成对赌目标利润,跟摩根斯丹利和解了。当时摩根斯丹利中国区总裁是竺稼,现在贝恩资本的中国区也是竺稼说了算,难道这里面有阴谋?
  阴谋的路径其实很简单:当初陈晓跟摩根斯丹利对赌失败,那么陈晓可以跟摩根斯丹利和解,说大哥,你饶了小弟,你将永乐的控制权拿到手,但是你不会经营,公司一样会完蛋,你留给我的是小股份,我也卖不上价钱,还不如我们和解,我们一起去老大国美那边儿发大财。
  一开始我问陈晓边上的人,他们当时就跳起来了,说我是阴谋论。后来我坐在陈晓的对面,我依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也许是个习惯,听完我的问题,陈晓略略停顿了一下。然后,他很平静地给我讲了一段历史。
  当初在摩根斯丹利,到底是谁出主意跟永乐对赌的呢?答案就是刘海峰。
  刘海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3年在美国纽约加入摩根斯丹利,后升迁至摩根斯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洲投资部联席主席。蒙牛乳业、平安保险、南孚电池、海螺水泥、恒安国际、山水水泥等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的投资,均是出自这位爷之手。跟陈晓对赌的,也是这位爷。
  2006年1月23日,刘海峰正式转会全球并购大佬KKR,并出任董事总经理。这位爷是天生的投资高手,进入KKR主要负责领导KKR在中国的投资活动。
  陈晓说,如果有阴谋,进入国美的应该是KKR,而不是贝恩资本,因为说起来,自己跟刘海峰的关系更为密切。陈晓并没有痛斥我的逻辑,他说阴谋论能够成立应该有一个更为完整的逻辑链条。在刘海峰进入KKR后,KKR任命路明为董事总经理,负责KKR在亚太地区新的交易项目,并将常驻中国香港。路明为摩根大通亚洲投资部合伙人,而摩根大通一直是国美的机构投资者。如果按照阴谋论的逻辑,汇聚了刘海峰跟路明的KKR应该进入国美而不是竺稼领导的贝恩资本,这才能为阴谋论画上完美的句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