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比想象来的更快更残酷。
2010年6月27日,国美召开了董事会议,会议讨论了陈晓提出的五年战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议题就是讨论国美的总裁职位。创始人一审判决后,悬在国美头上的最后一把刀落地,国美的管理层终于可以明确创始人的未来,如果想要将五年战略执行下去,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
执行者是谁?
当然,陈晓身为永乐电器的创始人,曾经也是家电零售连锁的一方诸侯,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黄光裕锒铛入狱后,陈晓迅速接替了董事会主席职务,带领管理层跟银行、供应商等周旋,国美才没有重蹈科龙系、德隆系树倒猢狲散的悲剧。
但是,游戏规则是无情的,按照香港上市公司条例规定,公司董事会主席跟总裁职务应该分设,由不同的人担任。从黄光裕入狱到宣判,国美一直处于特殊状态,在中国历史上特殊时期一人身兼多职的状况屡见不鲜,更何况国美是一家企业呢?
黄光裕案宣判了,陈晓自然就不能再兼任董事会主席跟总裁两个职务,他必须进行抉择。27日的董事会上,董事们纷纷讨论,商议陈晓辞去总裁职务,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王俊洲接任。
王俊洲的履历表看上去非常简单,他曾经是大中电器的高管,2001年大中电器被国美电器收购,王俊洲自然就进入了国美体系。王俊洲的干练让黄光裕刮目相看,他先后出任国美总部业务中心总经理、华南大区总经理,2006年11月开始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
一个人能够出人头地除了靠自己的勤奋,还需要机会。尽管黄光裕一直欣赏王俊洲的才能,但是王俊洲一直徘徊在国美董事会的大门之外,无论他多么的卖力,他也只是国美的一个打工仔。黄光裕出事之后,王俊洲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迅速进入董事会,并与魏秋立联合,成为黄氏家族的签字代表。尽管王俊洲的签字权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就被黄氏家族收回了,但依然可以看出,在黄光裕入狱之初,黄氏家族对王俊洲以及魏秋立是多么的信任有加。但是,黄光裕的大妹妹黄秀虹北上之后,王俊洲以及魏秋立的签字权随即被收回,在多年跟随黄光裕的王俊洲心里,他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其实,在黄氏家族剥夺掉王俊洲的签字权之后,王俊洲心里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当时讨论是否让贝恩资本进入国美董事会时,王俊洲跟魏秋立都赞成贝恩资本进入,他们的理由是,引入贝恩资本,可以给资本市场、银行、合作伙伴以信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国美。2010年5月11日的那个夜晚,当黄氏家族代表投下反对票,意欲让贝恩资本派出的三名董事代表滚蛋之后,那天晚上,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全票通过增补贝恩资本三名代表继续进入董事会,这让黄氏家族大为失望。
一切都发生了,黄氏家族本来希望能够通过股东大会将贝恩资本的人给洗出去,没想到王俊洲跟魏秋立又在董事会上投票,赞成贝恩资本的三名代表进入国美。这让黄氏家族越来越担心。2010年6月27日,陈晓辞去总裁职务,王俊洲担任国美总裁,具体执行董事会的战略。陈晓的定位是重企业战略的策划及执行效果的评估。
这一下整个国美局势立刻变得扑朔迷离。
王俊洲坐上总裁宝座,是黄氏家族势力复辟?还是陈晓精心设下的夺权棋局?
咱们也来咬文嚼字一回,再回头看看陈晓跟王俊洲的分工定位:陈晓是战略的策划以及执行评估者,王俊洲是具体的执行者。说直白一点,那就是王俊洲需要按照陈晓制定的方针政策去执行,好不好陈晓最后说了算,整个过程中王俊洲都要听从陈晓的。
也就是说,原来王俊洲坐上总裁位置不是黄氏家族势力复辟,而是陈晓进一步控制董事会。那么,陈晓控制董事会到底想干什么呢?陈晓的五年战略相当诱人,而且安排了黄氏家族曾经的心腹去执行,做好了大家没话说,做不好呢?事实上陈晓的真实目的,是要分化瓦解黄氏家族的心腹。
这一点在黄氏家族看来,已经可以确定。原因是2009年7月7日,国美董事会推出了一项期权激励计划,推出3.83亿股股票期权,约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的3%。其中授予国美和附属公司11名董事的份额为1.255亿股,其他公司管理层员工为2.575亿股,股票期权的价格是1.90港元。
金手铐戴在了国美105人的手上,包括了大部分的国美管理层。其中国美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晓获得2200万股股票期权,国美副总裁王俊洲获得2000万股股票期权,魏秋立、李俊涛这两位国美副总裁也各自获得了1800万股股票期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