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狼初长成(28)

2025-10-10 评论

    我点点头,这一点上午我就已经领教过了。现在,小狼循着血腥味对垃圾桶产生了兴趣,也是情有可原,那怎么办呢?
    亦风告诫我:“别喂生肉!不能把它的野性激发出来,否则对你很危险!”
    我默不做声,这是迟早要面临的问题,喂不喂食生肉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把它当宠物还是野物,是驯化与不驯化的抉择。
    “别想了,这事你可一定得听我的,否则总有一天,它的晚餐就是你了,别做第二个东郭先生。”
    “少拿这个说事儿!”本来有些犹豫不决的我突然莫名火起,“狼会说话么?”
    亦风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狼会说话么?狼会甘愿钻进一个陌生人的书袋子里去吗?”我步步紧逼毫不相让。
    “不会。”
    “那么既然连你都知道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相信那些杜撰的东西?既然狼不会说话,它和东郭先生的对话从何而来?既然狼生性多疑,它怎么会钻进东郭先生的书袋子里去躲灾难?既然东郭先生救狼的事情都纯粹扯淡,那么狼忘恩负义的举动又从何谈起呢?你居然还拿这个来教育我?!”
    “瞧瞧,急了?这也就是个比喻,说明从古至今,狼的名声都不好。”
    “名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漏洞百出的故事也能败坏一个动物的名声?狼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食肉动物而已,它和羊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吃草一个吃肉,一个被人喜欢一个让人害怕。正因为人们害怕狼的肉食性,就把各种恶毒的大帽子都扣在它头上,还把故事编造得有板有眼甚至编入教材,让这种憎恨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从西方到东方,从以狼为师的游牧民族到与狼为敌的农耕文化,从狼人到巫婆,从伪信仰到真迷信,从经过加工的‘事实’到荒谬绝伦的传说,狼的形象在这些传说中越来越变味。如果再有人在一边继续添油加醋说见到狼袭击人,见到狼群以家畜或战场上的死尸为食,那么它们的名声就更加一落千丈。名声又能说明什么呢?事实上,你也知道东郭先生的故事是个比喻,它比喻的到底是什么?人还是狼?”
    “人。”亦风叹了口气。
    “既然是比喻人的忘恩负义,为什么偏要用狼的形象来演绎那些小人的作为?人总是把狼说成是贪婪忘义的,其实就是人在为自己的贪婪找个替身,就像是人们把残暴寄托在虎身上,把奴颜婢膝寄托在狗身上一样。人从来就不能正视自己的丑陋,统统冠之以动物的名字,什么豺狼当道、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心不足、狼狈为奸……千百年来,狼没少替人背黑锅,
    这就是人类嫁祸给狼的名声。”我说着说着有点愤愤不平了。亦风笑着拍拍我的肩:“行了行了,我知道说不过你,但那些成语也同样是人类千百年来观察狼的习性所得来的很形象的比喻。虽然包含了对自己同类丑陋的庇护,也带有人类的很强烈的主观意识,但也并非全都是空穴来风,栽赃陷害。克里斯多夫就说过‘在古代,狼的形象是人们在观察该物种习性并将之与人类社会进行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狼的禀性与某些奸佞之人没有共同之处,又怎么会无端地联系起来呢?”
    亦风停了一下,等面前的行人走远继续道:“即使人们对狼的行为如何加油添醋地渲染,但狼要吃家畜要吃战场上的死尸,这也是真实的,当然会引起人类的恐惧和厌恶。不但如此,仅从自然威胁来说,狼吃活人的事情也是存在的,我的家乡就发生过狼拖走小孩的真实事情,长辈们提起哪家哪户都知道,这可不是编造的故事。”
    “真的?说说!”我一听有狼的故事就来了兴趣。
    “我也是听长辈们讲的,以前我的老家后面是几座大山,那山上就有狼。村子里养猪的人家有时候夜里听见猪吱哇乱叫,打着电筒出来赶狼。那时正赶上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啥吃的都没有,人饿得草根树皮都啃光了就吃土。有个背靠山住的人家,大人都饿死了,只剩下两个小男孩。一天晚上,狼就钻进这家屋里把弟弟给拖走了。小哥哥醒过来,看见狼,吓得大喊大叫,街坊四邻赶来打死了狼。那只狼也是饿得只剩皮包骨头,死也要扯下弟弟腿上的肉大嚼。后来,那个小孩是从狼嘴里抢下来了,却因失血过多死了。那时候,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谈得上医疗条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微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