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托(36)

2025-10-10 评论

    田忠信看到自己又一次获得了成功,万分地高兴。不过他对郝裕如说,场面上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以防给人留下把柄。郝裕如说他知道,还建议田忠信最好打出如何如何回报家乡的招牌。田忠信盛赞他的这个主意好,答应明天就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把这个招牌打出去。后来田忠信又表示,将要展开的工程很大,用钱会很多,他在资金的运作上可能会有困难。郝裕如答应,县政府可以为公司担保,需要多少资金,都可以通过银行贷。这样,他们就把勾结起来办公司做买卖的一切事宜都谈妥了。
    几天以后,田忠信没掏一分钱,不但把公司办了起来,而且一期的房地产开发工程开了工。田忠信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忽然有一天,田忠信听到个信息,说是市委秦书记要来河县视察。这个信息一下引起了他的恐慌,他想,秦书记和袁秘书来了县里,他该怎么办呢?不见面,明显反常。可见面,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他,那不明摆着在郝裕如面前彻底露馅吗?他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走为上策。于是,在秦书记来县城的前一天晚上,他悄悄地离开了县城。

    田忠信完全明白了,他们想通过乡镇调班子提干部,叫他找被提拔的人敛钱。这正是他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样快。
    一辆奥迪疾驰在由市里到河县的大道上。
    车里坐的三个人,分别是市委书记秦君、秘书长耿直和秦君的秘书袁力。
    秦君40多岁年纪,眉清目明,器宇轩昂,他是改革开放后提拔培养起来的党的年轻干部。1983年,刚满23岁的他在一个县的县委办公室任秘书,以他的思想和才能,已被内定为县级领导干部的对象,但他坚决要求到基层到乡镇去,组织上满足了他的要求。从那时开始,20多年的时间里,他历任过乡长、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市长,直到四年前任上了如今的市委书记。
    改革开放在这个年轻干部的身上留有明显而深刻的烙印,从当上领导干部的那一天起,他一直倡导思想解放,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所以凡是他任过职的地方,改革开放都搞得好,经济建设都上得快,年轻干部都提拔得多。
    郝裕如任河县县长,就是他给市委一班人作工作决定的。这次他到河县视察工作,一个是想指导一下河县的领导班子,如何充分发挥河县的优势,加快河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跟郝裕如谈谈话,鼓励鼓励这个刚刚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如何放开手脚来干。现在他正合目靠在坐椅上,想着该跟他说些什么。
    耿直坐在秦君的旁边。这个白面书生气质的秀才,已经年过五旬了。他知道秦君正在用着脑子,所以保持着特有的安静,连咳嗽都尽量地克制着,有时实在克制不住,就用手绢捂住嘴,哼哼几下。
    耿直很佩服秦君。他做秘书工作快有30年了,起先是在县里,后来到了市里,从当秘书,到当科长,到当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到当副秘书长、秘书长,一直都和文字打交道,成天忙着的就是起草和审阅文件及领导们的讲话稿。这让他常常感到辛苦,也让他常常感到欣慰,每当看到由他起草或审定的材料,得到了领导上的首肯,尤其当那些稿子在会上讲了以后,反应不错的时候,他就特别地高兴,有种成就感。
    但自从秦君当书记以后,给他做工作的机会就少得多了。除了大型会议的讲话材料,还需要他组织起草以外,其他都不用他了,都是秦君自己构思,自己写。更多的时候,是秦君依据情况,即兴讲话,临场发挥。他特别赞赏秦君的即兴讲话,每次都讲得切合实际,正中要害。从秦君的身上,耿直看到,随着知识型年轻领导干部的成长起来,为领导服务的文字秘书工作越来越不像从前那么重要了。他因此有种轻松感,有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有那么一点儿失落。
    袁力26岁,浑身上下都显示出现代年轻人的气息,短发又黑又亮,白净的脸上散发着香脂的气味,戴着墨镜,穿一件高领紫红色毛衣。三年前他刚从大学现代经济管理系毕业,按照政策规定,大学毕业在基层干满两年才可到领导机关工作,由于秦君要求选一个懂得现代经济管理的人当他的秘书,组织人事部门便破例将袁力留到市委机关,派到了秦君的身边。虽说人们对袁力的作派有些议论,但秦君觉得对年轻人不必求全责备,袁力还是称职的,因为袁力所熟悉的一些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对他的工作常有一定的帮助。得到书记赏识的袁力,在人前常有点傲气的表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