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过您,我只有初中的文化,回想我身上的这点不大的本事,多是从朋友那里学来的。打个比方吧,我出门坐飞机坐火车乘船,从不一个人干待着,同行的许多人都会成为我的朋友,我跟他们聊,为他们服务,他们会告诉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知识,有时真能碰上很有知识很有学问很有水平的人啊。他们的一番话,或他们说的一件事情,常常比自己读几本书,比自己闯荡几年得到的知识和体会都要多,都要深刻呢。记得有回我坐飞机到深圳去,跟我坐在一起的是个老头子……”
随便编出来的一个在飞机上的故事,被田忠信讲得有声有色。什么老头子身体不好,他一路上如何照顾;什么老头子原来是个很有成就的归国华侨,老头子给他讲了一路在海外闯荡的故事,让他知道了人生和生意场上的许多艰辛和道理,如此等等。
袁力几乎忘了田忠信说这些的目的,他认真地听着,对田忠信慕然起敬。
田忠信接着说:“袁秘书,我这样说,您该理解我为什么想认识秦书记了吧?秦书记那样好那样有水准的人,我怎么可以不认识,可以不交往呢?或许您会说,秦书记是大领导,每天的工作非常忙,哪有时间、哪能跟我一个搞企业的做朋友,来往呢?可在我的眼里,秦书记他也是人,也是应该有朋友的。我听说秦书记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普通老百姓都能拉家常,为什么就不能跟我说说话呢?袁秘书是不是怕这样一来,会让秦书记察觉了您在忠信实业公司的事?如果是,这个顾虑完全没有必要。不该叫他知道的,我能叫他知道吗?
“我倒是觉得让秦书记知道您跟我很好,甚至让秦书记知道您还曾帮助过我,这对您不但不是坏事,而且是好事。一个国家干部,交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朋友,难道可怕吗?我想袁秘书不会那样思想保守吧?您帮助民营企业发展经济,又分文不取,那是您多好的政绩,多好的人格魅力呀!袁秘书您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袁力虽然觉得田忠信说得有道理,可他还是难以接受。因为他觉得,他所面临的这个问题太大了,他担心一旦秦书记知道了他跟田忠信的关系,他那秘密就很难藏得住,即使秦书记不怀疑他,别的人也会怀疑他的。他为什么要为了田忠信交朋友,冒这样大的险呢?所以他说:“田经理,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我有我的考虑,希望你不要勉强我。如果你非要交秦书记这个朋友的话,那你就自个去跟他认识吧。”
田忠信不是不能自个去认识秦君书记,他要通过袁力,有他的考虑。在他的整个计划中,袁力是中间的一个重要的棋子,他怎么能在一开始就不用他呢?但见袁力说出这样拒绝的话,他觉得不便再做努力,那样效果会不好,还是不着急,稳妥点为佳。
因此他说:“好了袁秘书,我们不说这个了,这不过是个正事之外的闲话罢了,我有什么必要勉强您呢?既然您不愿意给我搭这个桥,我也暂且不认识秦书记了。这又不是我们做生意非要做的事情,有什么必要嘛。我刚才不过是有感而发,向袁秘书班门弄斧,说了说自个的经历感受,要是说得不对,还请袁秘书批评指正就是了。”
田忠信的用意是,他把这个问题留给袁力去想,兴许袁力自己就能想通了的。
那么袁力真会想通这个问题,遂了田忠信的愿吗?
田忠信想,要让袁力心甘情愿充当他所需要的角色,必须具备两条:一条是,必须让袁力相信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另一条是,必须把袁力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袁力是个很单纯很有书生气质的人,他在与人交往中,很在乎不负于人,很在乎感情方面的东西。这天晚上他从田忠信那里回到住处以后,心情有些郁闷,原因是他觉得有点对不住田忠信。从认识田忠信到今天,他认为田忠信对他始终都很好。虽说因为他的帮助,田忠信的公司获益不小,但田忠信给他的回报是超常的,田忠信还为他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更重要的是,田忠信让他有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然而今天却因为一件小事,他竟驳了田忠信的面子,心里实在感到有点过不去。
“我这样做值得吗?”袁力躺在床上问着自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