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明拿起陈诚刚才在桌子上写画的草纸,左右端详了半天,上面不是写的经销商就是供应商,不是上市筹备就是证监会公关,这些没有一点逻辑关系,杜子明怎么也瞅不出上面到底有什么机密。
王刚接过杜子明瞅的草纸,看了半天,密密麻麻,东一条线西一条线,到底什么意思?王刚将草纸递给了陈诚,陈诚先将雪茄掐灭了放进了烟灰缸,接过王刚递过来的草纸,抖了抖:“其实,这里面就是当初南海药业的运作模式,南海药业是药,岛泉酒业是酒,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只要按照南海药业运作,岛泉酒业将成为第二个南海药业。”陈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现在岛泉酒业的销售规模是四千万,只要调动两亿现金,加速流通领域的现金周转,就可以使岛泉酒业一年的销售达到四亿元。”
“按照你两个亿变四个亿的想法,我们就能改变目前的局面吗?”杜子明一听陈诚的话,脸开始发红,自己当初来湖岛整天就是帮助宋如月找资金,陈诚居然能将4000万变魔术一般,通过拆借资金,一年就能将岛泉酒业运作成上亿元的大型企业,大师就是大师。
陈诚再次走到窗前:“看,只有刮风了,才能彻底改变平静,才能激起海的活力。”他转身走到写字台前,指着那张草纸,“王总必须找到三家大的经销商和三家有实力的原材料供应商,动用五千万元现金,投入到生产中,让岛泉酒业产能达到1亿元的规模。”
王刚已经听杜子明说过拆借资金壮大岛泉酒业规模,这笔资金万一再次陷入岛泉酒业不能收回怎么办?是不是宋如月与刘芳利用杜子明再次给自己设计的一个圈套,让自己不断往岛泉酒业砸钱?今天陈诚也这么说,难道陈诚与杜子明也是串通一气?
王刚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儿,继续看陈诚怎么表演。
“五千万必须分批一步步地按照设定步骤,投入到岛泉酒业的生产中。”陈诚望着面无表情的王刚继续说,“我们投入生产的下一步,就是要让岛泉酒业迅速膨胀,这个就必须与经销商分别签订大宗经销合同,经销商必须向岛泉酒业支付现金,由于目前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我们也不可能让岛泉酒业大规模流向市场。”
“那我们怎么赚钱?”王刚越听越糊涂,这半年来自己投入的四千万,账面已经亏损了三千万,再投入五千万还不卖酒,自己不就真的要倾家荡产?
“王总不要着急,听我把方案说完。”陈诚没有想到三下海南的王刚性子这么急躁,“经销商的大宗岛泉酒,我们必须要求他们将成品酒,转手出售给岛泉酒业的供应商。供应商对岛泉酒业的酒经过短暂库存保管后,再将这些成品酒,以原材料的名义,让岛泉酒业拉回酒厂,短暂库存期后,再卖给经销商。往返循环,根据上市的募集资金需求,还安排生产销售的循环周期,这样我们的成本、销售、生产都有,而我们的投入基本不变,生产也只是象征性的,这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打造成了。”
杜子明静静地听陈诚口若悬河般的分析,王刚突然冒出一句:“陈总,我们现在的经销商,供应商能配合我们吗?”王刚来湖岛半年了,基本没有一个铁杆的经销商、供应商,这样的大循环很快就会被监管部门发现,到时候功败垂成。
“王总,我现在最关心的也就是你最关心的,这样的整合必须有铁杆的经销商与供应商配合。”陈诚吸了一口雪茄,“在整个循环的过程中,原料供应商要以大客户的形式买回成品岛泉酒,这样可以避免成品环节成本增高,这部分就需要岛泉酒业对经销商与供应商通过走账的方式进行补贴。而这两个环节一定要确保无误,一旦发生意外,整个岛泉酒业就只有关门。”
“那现在岛泉酒业该怎么办?”王刚一听,现在自己已经亏损这么大,万一再出差错,这一辈子的努力就什么都没有了。
“整个产业链构建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岛泉酒业先通过别的公司,将一点五亿元的资金分别打到至少三个经销商账户上,经销商再以货款的名义打到公司,公司通过购买原材料的名义,将现金打到原材料供应商的账上,供应商通过走账,将经销商手中的成品接过,供应商再将成品以原材料名义销售给岛泉酒业。”陈诚望了望王刚与杜子明,“这两个环节,你们有没有能一直配合岛泉酒业运作的哥们企业?”
王刚眉头一皱,如果这样的话,岛泉酒业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成本以及市场的销售业绩,但是王刚突然意识到有点儿不对劲:“陈总,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话,只要循环操作的次数增加,岛泉酒业的业绩也就随着增加,但是税还得交,可是岛泉酒业的利润从何而来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