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那十九座坟茔(48)

2025-10-10 评论

    琴琴取出竹板,“呱哒呱哒”地敲响了:
    竹板打,连天响,
    革命战士最坚强。
    孙大壮,好榜样,
    刀山火海也敢上。
    发烧三十九度八,
    怀抱钻机隆隆响。
    病倒在床不休息,
    挺着腰板把大理石扛。
    不怕苦,不怕死,
    红心永远向太阳,向、太、阳!
    琴琴说完快板,殷旭升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大壮,好好休息。思想上有个准备,师里杨干事要来写你的报道。我还有点事,就先走啦。”殷旭升说完,匆匆离去。
    棚内只剩下孙大壮和刘琴琴。
    孙大壮铆足劲挣扎着坐了起来。他觉得在琴琴这样的姑娘面前躺着,有点儿不那个……
    琴琴倒了杯水,取出药,递给孙大壮:“大壮,先吃药吧。”
    大壮用感激的目光望了眼琴琴,喝了口水,吃了药。
    琴琴用手摸了下大壮的额头:“哎呀,这么烫!快躺下吧!”她轻轻地扶着大壮躺下,又从铺下拿出一个西瓜来,这是昨天她托人从山下买来的。
    她把西瓜一切两半,坐在床边,用匙子舀起瓜瓢儿送到大壮嘴边:“大壮,西瓜退火,快吃吧……”
    声音是那样柔,那样温,那样甜。
    几天来,一直是琴琴照看大壮:端水,送药,打病号饭、此时,大壮闭着眼睛,只觉得鼻子发酸。在这荒漠的大山里,自幼失去父母的他,心里重又体味到一种母爱的柔情,人世间的温暖。两串泪珠从眼角里滚落下来……
    琴琴掏出手帕,给大壮擦了擦眼角。女性独有的细致,使她能体味到离开父母的孩子,在生病时的心境。
    “大壮,听话,快吃吧……”琴琴说着,一匙一匙地朝大壮嘴里喂西瓜。她一眼瞟见地上那张熊猫图,忙弯腰拣起来,笑着说:“这熊猫画得真逗!”
    大壮睁开眼,微笑着说:“是陈煜给俺画的。”
    服侍大壮把半块西瓜吃完,琴琴又再三嘱咐大壮好好歇着,这才起身离开席棚。
    吃完西瓜,孙大壮心里清爽了许多。
    他躺不住了,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全连都在向他学习呢。他坐了起来,拿起了学毛著笔记本。指导员曾跟他谈过几次,告诉他要用锥子精神学毛著,苦学苦钻,文化低难不倒,要天天写心得体会。他提起笔,歪歪扭扭地在笔记本上写起来……
    “卸车啦!”又是昨晚那个司机把头探进来喊着。他大概把孙大壮当成闲散劳力了。
    孙大壮放下笔记本,从铺上下来。他觉得两条腿像两根木椽似的不打弯,脚下像踩着棉花团子,身子有些打晃。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了一会儿,踉踉跄跄地走出席棚。
    半边月亮挂在山顶,一切都影影绰绰。只有备料棚的那盏一百瓦的灯明晃晃亮着。
    运来的是一车水泥。
    司机在车上,把五十公斤的水泥袋子,搁在孙大壮的肩上。大壮腿一打软,险些被压倒在地。若在往常,两袋水泥放在肩上,他面不改色气不喘。可此刻,一袋水泥竟像一座山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他试探着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汗水溻透了衬衣,他紧紧地咬着牙关,坚持着,坚持着……
    一趟,两趟,三趟……
    十几趟下来,整个肩部麻木了,脖颈僵硬了。汗水流到嘴里,嘴里是咸的。他想抬起胳臂揩揩汗,却抬不起来了。
    当又一袋水泥落在他肩上时,他已感觉不到重量压在身上的哪个部位。他昏昏悠悠地上前挪动,只觉得七窍像是在冒火生烟,胸中有滚烫的热流在向上涌……
    天在转,地在旋。备料棚中那盏明晃晃的灯,在他眼前化做无数点金花,跳跃着,跳跃着……
    他终于未能再走进备料棚,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他,“咕咚”一头栽倒了……
    龙头崖上,出现了第二座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存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