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真相(下)(14)

2025-10-10 评论

  “休斯夫人”号交出替身的事实,在皮古的信函中已经得到证实,从皮古的话中不难发现,欧洲人每次在中国出事之后,他们都是用替身去顶替真正的凶手。皮古口口声声讲究法律,可是在他们的法律里面,犯罪分子居然能用另外一个人去顶包,甚至用生命去顶包。这到底是欧洲人的思维逻辑?还是欧洲追求法律公正平等的潜规则呢?
  在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数据中,可以进一步证明威廉姆斯交出的是冒牌的炮手,真正的炮手早已乘坐“尼卡”号逃走了。当时“休斯夫人”号是私人老板的船只,那么“尼卡”号可是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凶手能够快速躲藏在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并逃走,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那就是皮古默认凶手杀人之后逃走,甚至协助逃走。如果凶手真的是无意的,完全可以留下来在法庭上陈述。
  可是凶手,或者说皮古不愿让凶手跟中国政府说清楚,仅仅担心被中国政府抓住杀头就悄悄地逃走了。用现在的话说,凶手是畏罪潜逃。难道欧洲的法律容忍凶手畏罪潜逃?皮古怂恿欧洲人跟大清帝国对抗,他们希望得到公正的审判,甚至在审判期间保证凶手的人身安全。那么皮古放走凶手的行为,则从骨子里就没想让中国法律来审判英格兰人。难道英格兰人是要利用凶手已经逃走来刺激孙士毅,让整个欧洲人跟孙士毅对抗,难道这一切都是华利亚勾结皮古的一个大阴谋?
  不,一个更深远的阴谋在皮古给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报告中:
  我们个人所受的屈辱,我们的贸易所受到的逼迫和阻碍,我们忍受了不断的侵犯。但是,如果贸易一旦丧失,则英伦必然要重新夺回,我们知道,这只有通过耻辱的屈服,或者使用武力,不管怎样,想获得成功,一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灾祸。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接到皮古的报告,感到事态的严重,报告中无非强调一个问题,英格兰人在中国做生意,中国的法律是一命偿一命,跟英格兰的法律所谓的人性道德不一样,在这样的地方做生意太危险,要么撤走不做,要么就要遭受屈辱。皮古的言外之意,英格兰政府应该出面解决这个问题,英格兰人不能让中国政府审判。
  皮古这个治外法权的初级构想送到了英格兰议会。大清帝国的官员们还在为绞死杀害帝国子民的英格兰凶手高兴的时候,英格兰议会已经在密谋在大清帝国的治外法权。也就是说英格兰人在中国违法,只能由英格兰来审理,这可是颠覆了天朝上国的司法权,进而侵犯了帝国的主权完整。皮古的治外法权的图谋跟英格兰议会的举动,足以证明“休斯夫人”号不是一场简单的误伤,完全是英格兰通过一场命案在试探帝国的底线。
  英格兰议会给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下令,以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进入黄埔港,严禁鸣放礼炮;凡是英格兰人在中国发生纠纷甚至命案,一律不得将被控者移交给无监督权的中国当局的司法机关。英格兰人已经开始了谋取治外法权的挑战,他们甚至在密谋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在东印度公司的带领下,欧洲以及美洲的船只纷纷仿效,帝国已经笼罩在欧洲人的阴谋之中,危险犹如病毒一样,正在无声地蔓延。

  1791年9月22日,血红的残阳洒在潭仔洋,一艘悬挂英格兰旗帜的船只在残阳中前行。
  甲板上,一个高个子英格兰人远远地望着若隐若现的小岛,旁边站着棕色皮肤的士兵,他们头上裹着不同颜色的头巾。高个子英格兰人扭头看了看旁边的一名士兵,英格兰人犀利的眼神让士兵们不寒而栗,士兵顿时挺直了胸脯。可怜的士兵都是英格兰人从加尔各答抓来的印度奴隶,他们荷枪实弹,表情严肃。这一次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航行了千里之遥。他们本来就是贱命一条,明天脖子上的头颅会不会喘气,已经由不得他们了。
  印度奴隶不知道英格兰人会带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一路上英格兰人要么在甲板上东张西望,要么在船舱里喝酒,这一次的行动异常诡异。有一名印度士兵明显感觉到不对劲,他们没有权利过问船舱里到底装载的是什么,他们只有扛枪卖命的份儿,现在整个莫卧儿帝国都在英格兰人的股掌之中,更何况自己还是奴隶呢?
  高个子英格兰人叫史蒂文森,是典型的英格兰人种,高鼻梁蓝眼睛。史蒂文森是“凤凰”号的船长,现在这位爷还有一个职务,那就是“凤凰”号大班。史蒂文森现在也是一肚子火,船还没有驶离加尔各答港口,船上的东西就已经陷入了财务纠纷之中。东印度公司威廉要塞管理委员会告诉史蒂文森一个消息,早在5月27日的时候,威廉要塞管理委员会就已经给广州管理委员会写信,将一份汇款通知了广州管理委员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