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在报纸上造势,企图打破广州体制、建立在华“自由贸易”的新体制。英国商人不断跟伦敦的内阁进行勾结,怂恿内阁的大佬们向大清帝国政府进行军事施压。英国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一个不受大清帝国政府管辖的商业—军事基地。
自由贸易区是东印度公司当年奴役印度人的花招,这一点大清帝国的君臣来说早已了然于胸。英国人目的非常明确,伦敦派军舰驻扎广东海域,通过军事手段对已经非常“虚弱”、“面临崩溃”的大清帝国形成威慑,“为国王陛下的旗帜赢得尊重和注意”。
英国人的目的昭然若揭。从马戛尔尼到阿美士德勋爵,一次次向中国皇帝提出了英国人自己的贸易游戏规则,一次次被拒绝,军事压力是获得平等协商无法达到的目的。商业军事基地设在“中国海岸的中间地带,或是靠近北京”,英国舰队可以由此轻易地封锁黄河和对北京至关重要的大运河,在必要时实行禁运,以“产生非常有力的后果”。
《暗战1840》从经济的视觉,从1583年伊丽莎白向中国大明的万历皇帝写信结盟开始,独家披露《南京条约》背后,三百年的中英恩怨:政治、商业、军事、法律、外交等。从贸易专制到律法无序,从和平结盟到炮舰相向。这一纸条约的背后,经济如同一根致命的绳索,将相隔万里之遥的中英两国三百年间从陌路到仇恨一步步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轰隆隆,礼炮齐鸣,掌声雷动。
1784年11月24日,黄埔港迎来了最晚的一艘洋船“休斯夫人”号,这是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这一年开往中国的最后一艘商船。东印度公司要将派头做足,美国人的“中国皇后”号早在8月25日就到了黄埔港,不过美国人泥腿子闹革命,手上也没有像样的交易货物,无非就是胡椒、毛皮一类的,从纽约起航的时候船上空空的,这些东西都是在路上交易的。不过,美国人直航中国是约翰?汉考克那一帮走私分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英格兰人无法封锁美国人的海洋之路。
“休斯夫人”号的船长威廉姆斯站在甲板上,旁边的大班乔治?史密斯望着威廉姆斯的长胡须,嘴角露出灿烂的笑容,整个甲板上的人都陷入兴奋状态。黄埔港码头近在咫尺,远远地能够望见粤海关那杆标志性的杏黄大龙旗。威廉姆斯挥舞着长剑,炮手在威廉姆斯的指挥下,疯狂地点燃了礼炮,隆隆的礼炮声让整个黄埔港陷入欢腾。
洋船进港鸣放礼炮是粤海关的老规矩,一般程序是商船进入码头之前,粤海关的帝国仪仗队鸣枪欢迎,洋船过虎门后会在领航的指引下进入黄埔港,鸣炮还礼。这一次粤海关的仪仗队还没有鸣枪,威廉姆斯就按捺不住兴奋开始放炮。
炮声还没有停止,岸边的人群已经瞠目结舌。威廉姆斯以为欧洲人和美洲人早已被英格兰的礼炮折服,还站在甲板上傻乐呢,就见一队中国军人冲到岸边。威廉姆斯这才意识到出大事了,只见旁边正在下碇的一条驳船上乱成一团,有人扯着嗓子吼叫。这时驳船上抬下来三人,身上血红一片,威廉姆斯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休斯夫人”号的礼炮击中了驳船上的人?
没错,正是“休斯夫人”号的礼炮击中了三名中国人,驳船已经领有海关的执照,船上的工人都是中国人。乔治?史密斯感到不妙,他很快了解到,有一名被弹片击中的中国人伤势严重,由于流血太多,正在抢救之中,另外两名也很严重,粤海关的医疗条件太差了,三名中国人的性命不容乐观。乔治?史密斯跟威廉姆斯一合计,现在“休斯夫人”号还没有拿到下碇执照,一旦中国军方介入,情况就复杂了。更为可怕的是,中国政府完全有可能逮捕炮手,甚至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拉出去砍头。
杀人者死!
中国有一句老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在中国历史上也确实发生过王公贵族犯法最后被抄家问斩的事,可是实在太少。在中国还有一句话:刑不上大夫。法律在中国都是对老百姓管用,权贵阶层都可以疏通关节保住身家性命,但是一旦犯下杀人的大罪,就要杀人者死,血债血偿。
乔治?史密斯是黄埔港的常客了,发生在1780年的命案至今让这位大班胆战心惊。那是1780年的12月,英格兰散商船“成功”号单层船的一名法国籍船员,在昭官的行馆里杀害了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斯托蒙特”号上的一名葡萄牙籍水手。当时英格兰正在跟法国、西班牙打仗,商船上不同国籍的员工卷入了异常狂热的民族情绪之中,之前已经发生过英格兰水手袭击丹麦人以及英格兰水手割断法国商船国旗绳的事件。当时就在黄埔港的乔治?史密斯万万没有想到,英格兰商船之间的员工因为国籍不同,已经狂热到杀人的地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