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寿最烦徐桐这种不温不火的表态,关键时期老家伙就装病住进医院,好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这一次明面上是支持自己,但是又说什么-只要是为为公司好-,无非是在警告自己在股改送股问题上要严守政府底线,送股条件不能改变。这几天张天寿老是接到莫明其妙的电话,说常为民向证监会以及经侦大队提供了一份非常机密的信件,信件涉及到张天寿跟常为民的交易,又说什么那个录音带还有翻录版本,希望张天寿识时务,否则就将录音带交给徐桐也听听。
"徐董,股改就是为了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希望全流通了以吸纳更多的投资者进来。"张天寿想试探一下徐董的口气,"但是没想到,我们的方案一公布就爆出了-常为民事件。此人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明星人物。现在证监会介入,常为民发了投反对票的声明,我担心附和者多了,市政府的死命令我们完不成。徐董你是快要退休的人,如果连累了你我会很内疚。"
徐桐微微一笑,"张总,你说得没错,股改就是要吸纳更多的投资者,最好能是基金、外资什么的,但是我看了看我们的股东人数变化,近一个月股东人数越来越少,如果有基金吸纳倒是好事,但是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全是自然人,会不会是电视上说的那样,这是有庄家进入的表现?"徐桐一副谦和的样子,"常为民是不是跟我们内部人有勾结?证监会都介入了,问题迟早要暴露出来的。我现在担心的是真有庄家介入,股改通不过的话,第二次股改一定会提高对价比例,国家的股票可就流入庄家的手上了,那可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就成了国家的罪人了。我都是被查过一次的人了,可是张总你这么年轻,又是受过美国教育的精英,如果栽在这次股改中,那可就不值了啊。"
张天寿心里一怔,难道徐桐知道了什么?看他阴阳怪气的,张天寿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说过徐桐很会钻营,但是从医药管理局局长的位置下来一直到现在,他似乎一直安于平静,没有任何怨言。张天寿一直想知道徐桐现在到底还恨不恨自己的父亲。自从担任总经理以来,这个老家伙看似放权让自己经营,事实上是将自己当成了提线木偶,在关键时刻没有他的一句话,自己就是再有想法,也依然只能是空想。张天寿想起李枭阳曾给自己打过的一个电话,口口声声要跟自己合作,说什么要将西北生物的萃取市场打向全球,还要为西北生物引入欧美最有实力的投资者。这突然冒出来的李枭阳宛若一条毒蛇,紧紧地缠住自己,让自己没有选择的机会。人生只有一次犯错误的机会,但是却没有改过的机会。反正现在徐桐在西北生物里也只是个摆设,只有将徐桐挤出去,自己才能放开手脚去实现那个宏大的计划。只有西北生物彻底做好了,自己才有机会弥补自己的错误。
徐桐这两天有点闹肚子,他将一份材料往桌上一放,掉头就往厕所跑。张天寿的目光落在这份材料上,是常为民与西北生物股改分析。张天寿忍不住翻开来看,好家伙,里面还分析了庄家跟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西北制药集团的博弈策略,这个常为民至关重要。
材料还没看完,徐桐就乐呵呵地回来了,"张总,你觉得这分析有没有道理?现在的庄家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常为民的内幕交易不一定是空穴来风,我听说证监会没有查出常为民的账户被人操纵。不过常为民全仓买入西北生物这件事本身就很有问题,依我看,常为民不仅有内幕,而且庄家的手也早就伸进了我们西北生物。我还听说常为民的儿子之前被人绑架,江陵市刑侦大队都介入了。张总,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听徐桐这么说,张天寿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徐董,现在证券市场逐渐走高,我们西北生物上马了萃取项目之后,无论是业绩还是产业链,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股民也好,机构也罢,看好我们的西北生物应该是对我们业绩的肯定。"
"张总,我听说有南方的机构来调研过。我担心庄家会跟常为民一起向我们公司施压,如果公司的内部高层出现什么问题,庄家阴谋不能得逞,肯定会在我们腿上啃一块肉才罢手的。"徐桐将分析材料合上,"张总,我们一旦成了别人手中的软柿子,就没有还手之力了。"
张天寿抓住了徐桐的这句话:"所以我说要增强我们的资金实力,引入外资或者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将我们的戈壁基地计划快速推进,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萃取原材料源源不断。说到根本上,我们还是受限于资金。我们必须引入资金和科学化管理,从内部管理到外延的产业链布局,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