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打断了他的话:“我明白,你已经在我面前反复表示过,你是想在印刷厂改制的问题上,实现对印刷厂的控股,而不是占有股份。张总,我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这件事已经定下了,是不能再变了。只要我做这个单位的老总,这件事就不可能。所以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还没等汪洋说完,张恒又把他的话打断了:“不是不是,我可能还会有求于你,那是为了朋友……”
“张总,你就不要说了,这些钱你必须拿走,而且必须马上拿走,我根本就不会让它在我这儿过夜,我现在就让司机给你送过去。如果你不接受,那我就把它交出去,你看怎么办好,这件事由你定。”
“汪总,你这个人怎么会这么认真呢?这年头,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怎么什么事到了你这,就那么难办了呢?”
“张总,你还想干什么?你想办的事不都办成了吗?我不需要你用这种方式感谢我,那会让我睡不着觉。这样吧,我让司机马上送过去,就这么办了。”说完,汪洋就把电话挂断了。挂断电话后,汪洋就真的把司机叫到了办公室。他又找了个信封,把那个银行卡连同那封信封好后,交给了司机。
当司机返回报社时,汪洋又一次拨通了张恒的电话:“张总,下个星期我们找一天时间单独坐一坐,我们还需要把上次那20万元的事了结一下。需要给我的,我肯定留下,其余的还是你拿回去。”
办完了这件事,汪洋又在办公室里呆了一段时间,他想到早晨宋雅欣说过的那番话,这些话在汪洋的心中还是起了作用的。他想,如果情况好转,不管新世纪公司供应的新闻纸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当赵处长把宁阳都市报兑现承诺后的那个礼节性的电话打到汪洋办公室的时候,汪洋和赵处长说道:“你不用谢我呀,赵处长,你是黄世仁,我才是杨白劳,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可也没有办法。我还是要告诉你,我们今后肯定还会合作的,可能,完全可能。”
这天晚上,汪洋离开单位之前,李杨把电话打到了他的手机上。李杨告诉汪洋,司机田晓亮已经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宁阳市高档办公楼的开发超出了这个城市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大量地涌入这个城市的人口,并不是那些颇有实力的大公司或者是有钱的商人,而大都是那些在改革开放之初捞到了第一桶金,再无所措手足的人,他们手里有钱,但他们却并不是这些高档楼盘的消费者。这些大量涌入的人口的需求,让一些开发商错误地估计了房地产的形势,一批批高档次的办公楼应运而生,当高档写字楼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宁阳土地上的时候,宁阳的市领导和开发商们才同时感觉到,宁阳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张恒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也同样面临着如此困难,大量的资金早就积压在了那里。论起资金的困难程度,张恒绝不亚于汪洋他们。张恒的困难大于汪洋,他的抱负也远比汪洋他们大得多。因此张恒的出手,也远比汪洋阔绰得多,大方得多。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那样做的真正目的……
他最希望实现对汪洋的控制,希望通过实现对印刷厂控股或者持有大量的股份从而实现对汪洋的感情投资,最终让汪洋成为他张恒达到目的的公开决策者。张恒一直就是这样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的,在他看来,只要有金钱的驱使,只要有官位的诱惑,不求没有跪拜的奴隶,而汪洋也绝不会例外……
张恒的别墅充满了文化味,他从一楼到二楼的客厅和房间里,大都挂着各种各样的字画,还有不同朝代的瓷器。他还设有一间书房,那间书房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大部头的书籍,《资治通鉴》《四库全书》《二十五史》,真是应有尽有,可无疑都是附庸风雅。那些书不要说他翻过,他甚至连每本书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那是为了一些光顾他这里的大人物们制造的一种氛围,而那种氛围,会拉近他和许多他需要的大人物的距离。那些大人物还真的不断地光临过他的别墅。
秦南在张恒的眼里是排不上辈的。他不仅不是个什么大人物,就连在小人物的序列里他都不是排在前几名的料。因为张恒本来就不是一个文化人,当然也就从来没有把秦南这样的读书人放在眼里。他也从来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连襟关系放在眼里,因为他知道秦南的身份,就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怎么还能保证别人长寿呢。张恒看好秦南,把其当个人物,尽管不是那种大人物,还是缘于他对宁阳都市报产生了兴趣的那一刻开始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