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告诉他们,他们如果当真敢那样做,就随他们的便吧。”汪洋态度坚决,大声说道。
“那怎么办?他们还在财务处坐着没走呢。”
“他们愿意坐多久就坐多久。告诉他们,钱是不可能拿走的。”说完,汪洋就把电话挂断了。
汪洋他们买到的是第二天晚上的最后一个航班的机票。在机场,他们还没有登机,汪洋就又接到了秦南打给他的电话,说是供给他们新闻纸的江河造纸厂所在地区发生了洪水灾害。他们自己使用的新闻纸已经断档,当天晚上印报的新闻纸已经不够用。汪洋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顿时就“嗡”的一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报纸印不出来,将比平时为之着急上火的发行时间太晚的问题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那将是一场严重的报业事故。当他镇静下来的时候,他说道:“能不能和别的单位先借点儿纸,无论如何也得把明天的报纸印出来,明天再想办法。我今天半夜就能赶回去,其他事回去后再说。”
“向谁借?据说宁阳纪事报有纸,他们的库存量比我们的大一些,可他们可能借给我们吗?除此之外,那几家报纸的规模都不够,怕是都指不上。我没给你打电话之前,了解到一个信息。”
“什么信息,快说。”汪洋实在是太着急了。
“据说,有一家公司的仓库里有纸,有一大批新闻纸,还没有出手,好像是从外国进口的。”
“谁提供的信息,准确吗?”
“准确。是宋雅欣说的,她说她是一个偶然机会知道的。她说价格稍微贵一点儿。”
“现在已经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迅速落实,两害相权取其轻。”
汪洋没有想到,他们乘坐的飞机倒是按时起飞了,可没有降落在宁阳机场。当飞机还在飞往宁阳的途中,机舱里传来了空姐的声音,说是宁阳上空有雷阵雨,飞机无法降落,改降青岛机场。汪洋和张和只好在青岛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午一点多钟,他们才回到宁阳。
当汪洋坐上了来接他的轿车的时候,他把放在车上的当天的报纸打开浏览着。当他翻到报纸社会新闻版的第二版时,那上面的一条社会新闻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他倒不是对这样的新闻特感兴趣,而是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让他感到熟悉。他的脸色开始有了变化,他的情绪开始紧张起来,他不愿意往那上面去想,可他的脑子里却又不断地被那不祥的感觉所笼罩。他还是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终于看不下去了,那后半部分报纸的内容还没有看,他就把报纸放下了。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他夫人童小舒的手机,可不管怎么打,那手机总是响着,根本就没有人接听,汪洋就更加紧张。他临时决定,让司机先把车开回家。到了家门口,他自己上了楼。
进屋后,他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童小舒,可她的手机还在茶几上放着,那上面还显示着他刚才打过的电话号码。他根本就没有在家里逗留,立刻返回了车上,车很快就到了报社。他进到办公室里,还没有等他站稳就有人来找他,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没有了章法和礼数,他马上让身边的人去把他在车上看到的让他吃惊的采写那条新闻的记者找来。那个记者几分钟后就来了。
“小王,今天报纸上的一个小学生自杀的消息是你采写的?”
“是啊,汪总,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没有。我是想问你,那个小学生是哪个学校的?”
“为了保密起见,我隐去了他的真实名字和学校,他是新华小学的学生。”
汪洋根本就没有再问下去,就已经大汗淋漓了。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汪总,你怎么了?怎么了?”
“快,快快,你们帮我联系这个小学生现在在哪?”汪洋有气无力地说道。
在场的人明白了,这件事一定与汪洋有关系。可还没有人会想到,那个孩子就是他的儿子,因为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儿子就是新华小学的学生。一会儿工夫就有人给汪洋回话了,那个小学生就在新华小学附近的一所医院的太平间里。
半个小时后,汪洋赶到那里。当他看到那满身都是血迹的汪小凡的那一刻,他立刻就晕了过去,在场的人用手狠狠地掐在了他的人中穴上,几分钟后,他才慢慢地苏醒过来。他扑上前去,撕心裂肺地喊着:“小凡,小凡,你这是怎么了?你是怎么了呀?爸爸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呀,孩子。”汪洋一边喊一边哭着,他已经站不直了,最后,被人架着离开了那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