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像话了。”汪洋的手用力地拍在了他的办公桌上。汪洋在办公桌前来回走着,他一边走一边说道:“我还以为我们拿到了那纸鉴定,也就万事大吉了呢。现在看来,我就是亲自跑一趟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们只有走行政诉讼这条道了。”
“那得多长时间,我们等不起呀?”
“等不起也得等,那还能有什么办法?”
“汪总,我没想好,可不可以向市里汇报一下,让领导出面干预一下?”
“我何尝不想这样,我早就找过领导,那天我在宣传部和部长谈这件事的时候,正赶上李凡副书记也在那里,我还特意又向他汇报了一遍,他当即表示,这是你们之间竞争的事,市里怎么好说话。所以我们谁都不能找了,只能走行政诉讼这条路了。下午我就和大家商量一下,再听听大家的意见。你们先去找咱家的法律顾问准备诉状吧。”
张和离开了汪洋的办公室,汪洋的脑子里又一次出现了在印刷厂见到的那个女人的形象。他还是在办公桌前来回踱着步,可却总是找不到答案,越是找不到答案,他的思维却越是抑制不住那快速跳跃的节奏,在逝去的时空中尽情地漫游。又有人走了进来,那人走动时晃动的身影和脚步声,依然让汪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汪总。”宋雅欣说道。
汪洋没有任何反应。
“汪总,汪总。”
汪洋这才把头转了过来:“哦,宋雅欣,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没有任何进展。”
“我不是让你探讨一下换一家开户行看看吗?”汪洋着急地问道。
“我是按照你说的意思办的,可几家银行都表示,就是我们到他们那开户,也很难再给我们贷款。”
“赵处长他们走了吗?”
“走了。我们已经超出了他们要求我们的还款日期,我按你的意思先打给了他们1000万,可一点儿也没感动他们。我听王有为厂长说,赵处长临走时还说,如果剩下的钱不还,他们就要起诉我们。”
“真是没办法,谁叫新闻纸又变成卖方市场了呢。”汪洋显得无可奈何。
宋雅欣临走时,问道:“汪总,那怎么办?新世纪公司为我们提供的新闻纸是中断还是继续?”
汪洋看了看宋雅欣,说道:“中断了,又能怎么办?”
“那纸款呢?也不能总不付呀。”
“先少付多欠,只能这样。”汪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
汪洋下午就直接去见市委副书记李凡了,他是不请自到的,他不能和书记打什么招呼,如果打招呼的话,李凡是不会在那里等着他的,汪洋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此前汪洋就已经和李凡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关于资金紧张的问题。那时,还没有造纸厂逼上门来要债的事,只是关于印刷厂印务能力扩充方面的事。可当时李凡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自己想办法,不要向市里伸手,现在全国也没有哪家报纸是靠上边给钱办的。其实,汪洋当时不是想让市里给钱,只是想通过领导说话能让银行给他们再贷些款,以解决燃眉之急,李凡副书记当然是能听明白的。可那不止一次的谈话,没有让汪洋看到一点儿希望。
尽管如此,汪洋还是想到了去找李凡,因为他知道除此之外,他很难再想出什么别的办法。汪洋没有白等,临近下班的时候,终于见到了李凡,汪洋简单地把情况又汇报了一遍。最后,他悄悄地走了,那一刻,如同他悄悄地来,他没有从李凡那里带回一点儿让他和他的同事们高兴的消息。汪洋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李杨的办公室里已经有人在等着他。汪洋告诉李杨,让那人过来。走进来的那个人是张恒。
“张总,来找我有事?”汪洋问道。
“走到这里,就顺便上来看看你。”
“看我?我恢复得不错。”汪洋说到这里,像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就马上说道:“哦,张总,你送上门来也好,免得我亲自去找你。我顾不上这些,你得把那些钱拿走。”说着,汪洋站了起来,准备去开柜子。
张恒也连忙站了起来,用双手把汪洋按在了那里:“你别,别这样,我是找你有别的事。我们不是说好了吗?就不要再提那件事了,这样我就已经觉得过意不去了,我给你造成了多少痛苦,你如果再这样,那让我今后怎么面对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