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了,没有什么大事了,就是感觉累。可能与手术有关系,得恢复些日子。”
“那就好好养养,养好了再说。干咱这行的,难得有个休息时间。”
“这两天单位没有什么事吧?”汪洋扭转了话题。
“没有什么事,就是《宁阳纪事报》发了个消息,说是他们的发行量突破了60万份,整得我们报社内部的人都挺生气的,这不纯粹是胡说八道吗?他们的印刷厂里也有我们的内线,每天的印报数是多少,我们都一清二楚,他们最多时每天也只有20万份的发行量,这还包括白送出去的报纸。这样做,不是在欺骗读者吗?”
“其实对读者来说,报纸发行量的多与少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这样做的关键是在欺骗广告客户,发行量的大与小,对于广告客户来说是不一样的。花同样的钱,看广告的人越多效果才会越好,这是明摆着的事。”说到这个话题,汪洋好像又来了精神。
“汪总,说到广告,他们才不管那套呢,上个月,他们给平阳县的名牌产品贡品牌水稻打了一个整版的广告,可分了两个版本印刷,而把刊着这家广告内容的报纸只印了两万多份,都发往了那个县,市内和其他县的读者拿到的报纸都没有这个广告的内容。这样,他们倒是把成本省了,可那家客户打的广告等于是给自己县里的老百姓看了。”
“秦总,这几天快轮到我值大班了,可我这一住院一半天也不能去上班,你就多操点儿心。别出什么问题,尤其是不能出大的纰漏。”
秦南走后没有多久,张恒来了。
这让汪洋感到一愣:“你是哪位?”
“汪总,真是不好意思,你的车是我撞的,我是恒大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我叫张恒。”
“你,你不是逃逸了吗?”
“哪有的事。误会了,误会了,肇事的当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我公司的一个工地出了事,必须马上赶过去,也就匆匆地走了。再说,当时也不知道能把你撞得这么严重,我还以为只是把车撞坏了呢。真没想到会是这样。”
“那你怎么找到这来的?”
“我去过交通队了,他们把我当成肇事逃逸者了,到处找我呢。你想我哪能那样做啊,那还叫人吗,咱做事总得对得起良心吧。我处理完单位的事后,就自己去交通队‘自首’了。对不起,给你造成痛苦了,汪总。”
“你还算是手下留情,给我留了条命。我的车速也不快,你怎么就能横着撞上我们呢?”
“精神溜号了,想别的去了。”
“你这一溜号不要紧,差不点儿就让我溜达进另外一个世界呀。”汪洋像是半开玩笑似的说道。
“也真是庆幸,好在没有什么危险。汪总,事情已经出了,说别的也没有用了,你在治疗期间发生的所有费用都由我负责,责任全由我负。咱们都算是老总,就算是不撞不相识吧。”
“我可不愿意和你这么相识。这还不如不相识好。”
正在这时,田晓亮从外面走了进来:“汪总,印刷厂的王厂长来了,说是有事找你。”
“让他进来吧。”汪洋说道。
王有为已经来过医院。他进屋后,连寒暄都没有,就直入主题:“汪总,印刷厂的印刷能力实在是不行了,我们的发行量总是在不断地攀升,可设备不扩容怎么行?报纸今天早晨发行又晚了一个半小时,订户一再要求退报,报社内部的人都在骂我,领导也总找我算账。这让我怎么解决呀?”
“我一直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眼下就是解决不了资金问题,没法操作。我正在想如何对印刷厂进行改制,吸引一些民间资金进来,可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事呀。你不能光发牢骚,还得解燃眉之急,你快点儿联系一下海燕印刷厂,他们有轮转机,听说能力过剩,就是要价高一些。你们再算一下成本,看看能高出多少。可以考虑暂时在他们那分印一部分报纸。”
王有为告辞了。张恒还坐在那里,根本就没有再关注汪洋的病情,而是关心起了刚才王有为和汪洋谈话的内容来:“汪总,你们还缺钱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