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流去(68)

2025-10-10 评论

  李麦来到卖油条摊子前,看见四圈正在替人家拉风箱。李麦说:“那不是四圈吗?”四圈说:“婶子!你好啊!”李麦故意说:“你如今卖油条了?”四周说:“我……我给人家帮忙哩!”说着把风箱交还给人家卖油条的。又走过来说:“婶子!你买……买油条?”李麦说:“我不买油条。想打听一下渡口的船。我们想到洛阳去。在这儿混不下去了。”四圈看了她一眼,又咽了口唾沫说:“要走,赶……赶……快走!”李麦看他话里有话,又故意说:“我还没有和你天亮兄弟商量通哩!这孩子他一心想去东三省当工人,听说那里挺好!”四圈说:“去……去……干啥!要去洛……洛……洛阳,就赶快走吧!”李麦说:“说走也不那么容易。虽然不是家,也七东八西,光收拾就得几天。”四圈说:“有啥收拾哩!再不走,渡……渡……渡口就闸住了!”李麦忙问:“四圈,出啥事了吗?”
  “没……没……没啥事!”四圈说着就想走。李麦上前一步说:“四圈,你可不能把婶子当外人哪!出了什么事,你对我说说怕什么?我还能给你说出去。”
  四圈又伸着脖子咽了口唾沫才说:“婶子!你……你千万……千万可……可不能说出去!”
  “你放心!”李麦痛快地说着。
  四圈看了一下四周,小声说:“要……要抓人了!”
  “抓什么人?”
  “抓……抓苦力。他们说:招……招……招不来就抓!”
  “什么时候?”
  “今……明个黑。”四圈说罢又说:“婶子,你……和俺天亮兄弟说……说,叫他跑……跑……了算了!别人咱……咱不管他们。”
  李麦点了点头。

 
  鸟靠林,树靠根,打仗要靠新四军。
  ——民歌

  一

  春天的天空是晴朗的。
  蔚蓝色的天空上飘飞着几缕白云,它显得那么广阔、纯净、安谧而又明媚。对黄河泛区饥饿的人们来说,他们是不看这样美丽的天空的。他们感觉到她太干净了,干净得像他们的瓷碗一样,里边一无所有。天空中不会掉下馒头来,白雪也不会变成面粉。过去天空曾经赐予过他们的阳光和雨露,现在对他们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土地。
  这些天来,人们却又仰起脸看天空了。他们不是望云霓和彩虹,而是望着云端里的群群雁阵。黄泛区的土地自从被水淹没以后,这里变成了一眼看不到头的芦苇滩。春天来了,每天有上千群的北飞的大雁在这里投宿。这些雁群在南方土地上吃了青嫩的麦苗,夜里拉在苇滩里。想不到这些雁粪居然成了难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前些天,不知谁在苇滩里拣了些大雁粪回来,用清水淘了淘,再拌些芦根煮着吃。不到两天,这个消息在难民中传开了。“大雁屎能吃。”“煮煮吃和麦苗味道一样。”就这样,女人、小孩提着篮子,成群结队地向芦苇滩里拣着雁粪。傍晚时候,当一群群大雁排着一字形或人字形飞向芦苇滩的时候,人们用满含希望的眼光看着他们,看着这些运送“食物”的大自然机群。
  李麦从街上向龙王庙走着,到了庙门口,碰上长松家的小闺女小响和王跑家的黑旦几个孩子从地里回来。他们每人挎了个篮子,篮子里放着拣来的大雁粪。
  小响看到李麦,跑到她跟前对她说:“奶奶,你看,我拣了半篮子!黑旦没有我拣得多。”李麦说:“好孩子!明天再去拣。”小响又从篮子里拿出一块芦根说:“奶奶,你看,这么大一块!你吃吧。”李麦说:“好乖乖!奶奶不饿,你拿回去吃吧!”小响说着:“不!你吃,你吃。”她说着踮着脚把那块芦根向李麦嘴里塞着,李麦咬了一口,故意嚼得很响,孩子天真地笑了。李麦却鼻子一酸,滚下儿滴眼泪。
  “唉!老天爷!这么聪明的小孩子,你放在天上算了,叫她们来这世界上干什么?”
  李麦和孩子们回到庙里,把长松、春义、蓝五等都叫了来.把海骡子要抓人的事向他们说了说,大家都慌了。
  长松说:“婶子,你听谁说的?”李麦说:“一个亲戚说的。咱们别管谁说的,这个信儿肯定假不了。”蓝五说:“要真是这样,还是赶快离开这寻母口。他们既然要抓人,可见去东三省不是什么好吃的果子。要不他为啥抓人哩?我看在这儿待着是祸不是福。”春义说:“渡口肯定不让过人了。要跑往东边跑,先离开这寻母口再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