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渗透(3)

2025-10-10 评论

  技术总监遇害,意味着江南生化将面临停产整顿和刑事调查,这无疑阻挠了江南生化的上市进程。董事长江南雪不由心急如焚。
  江东市刑侦队长龙应天接到报案电话时,正做着一具无名女尸的电脑模拟颅骨复原术。龙应天长着只典型的"福尔摩斯鼻",丰隆高挺带鹰勾。不过龙应天不中意别人拿他与福尔摩斯比,每当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版福尔摩斯时,龙应天便会大发脾气。某个不识龙应天臭脾气的傻帽儿记者在《江东时报》上发了一篇《三天侦破编剧杀人案,中国神探龙应天堪比福尔摩斯》的文章,龙应天见后怒不可遏地破口大骂记者:"怎么可以拿我和那愚蠢无知得连侦破推理常识都不具备的福尔摩斯比?"
  记者顶着碓窝唱戏——费力不讨好,不由满腹委屈:"龙队,福尔摩斯怎么会不具备侦破推理常识?"
  "你丫看过《血字的分析》没有?"龙应天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福尔摩斯,拿他和福尔摩斯比,对他来说简直是侮辱他的智商。
  "看过……"记者胆颤心惊。
  "那我问你,凶手视若生命的珍贵戒指,他应该会很仔细地保存吧?"
  "当然了,凶手一直带在身上,风餐露宿那么多年都没有丢失过。"记者越发惶惑。
  "你丫记性不错,就是弱智了些。稍微动点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凶手保存了十几年的戒指,定然不会随意放在身上,是吧?但这枚戒指居然因为他弯腰而跌落出来,可见凶手并没有在保存这枚戒指上花工夫。假如会如此轻易地掉出来,一早就掉在了他出逃的路上,睡觉的草地上,翻墙的墙边或拉车的途中,哪儿还有可能有机会保存到作案现场?一枚光溜溜的戒指,不加以包裹便能随身带十几年,然后恰好遗失在现场。你小子说,这可能么?"
  "这……"
  "还有,仅凭一枚戒指,就能断定此案有女性介入吗?"
  "这……有问题吗?"记者嗫嚅着。
  "这不脑子有病吗?你丫怎么不动脑子想想有哪些人可以带着戒指?戴在手上的戒指不可能跌落对吧?因此可断定这枚戒指是带在身上的。而把戒指随身带着的,有求爱的人,也有珠宝商,不是吗?从这点便可断定,案子顶多和女性有关,而不能推测有女性参与作案。何况,戒指还有男款呢。你说,这不是连基本的推理常识都不具备吗?"
  "龙队教训得对……"
  "不能仅凭首饰出现在现场(戒指、耳环、项链等)就断定有女性参与案件,顶多可断定杀人动机与女性有关。你丫懂了吗?"
  "……"
  打那以后,再无人敢说他是中国的福尔摩斯了。
  我们这位脾气火暴的龙应天队长年纪不过二十八岁,却是已经工作了九年,警衔已至三级警监的资深警探。在这九年中,龙应天在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渡过了三年。六年前,龙应天进入市公安局刑侦处,以其过人的细节观察力屡破大案要案,曾仅凭一盆洗澡水就侦破了盗窃案,而他侦破的"人油案"已经作为传世经典案例写入了教材。
  不过龙应天生性孤僻,脾气暴躁,不擅与人交往。在他看来,和尸体打交道要比和活人打交道容易得多。当然了,李局长除外。这个世界上,李局长是唯一无限宽容甚至是纵容他的尖刻、他的愤世嫉俗以及他的任性的人。用李局长的话来说:天才都是偏执狂。龙应天固执起来能让局里所有人都发疯,最夸张的一次是为了证实某个被害人并非自杀,他竟然欲通过跳楼来证实受害人实非自己跳楼摔死,而是被人所害。虽然此举令李局长大为头疼,不过最终让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推断。
  龙应天赶至现场——郑长丰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装修雅致的办公室。门开东南角,东墙邻技术部会议大厅,西墙为观景窗,南壁为文件柜,北侧是办公桌。西北角那棵两米高的乔木盆栽是办公室里唯一的绿色。
  被害人郑长丰斜卧于血泊中,只见他双目怒睁,极度惊恐的表情把脸都扯变了形。他的一只手还长长地伸着,无力地搭在报警器上,看得出来,郑长丰是竭尽全力地挣扎,才爬近报警器的。
  "龙队,从伤口上看,凶手是在受害人背后开枪的。"胖法医将龙应天领到了被害人郑长丰的办公室。龙应天推开窗户,对面没有任何建筑物。当夜下着雨,但由于刮着东南风,西北向的窗台并没有雨打的痕迹。但那颗盆栽却似乎受过强烈振动一般,一些枝杆上的树皮碎渣散落于地。龙应天走上前去,看见盆栽的枝干上,留下了明显的摩擦痕迹。他举着自己那高达一千四百万像素的单反相机,拍下了这一奇怪的痕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