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一切对手:看高盛如何算赢世界(29)

2025-10-10 评论

  早在2008年4月28日,赢得宾夕法尼亚州初选,追平奥巴马的希拉里为了拿下五月六日举行的北卡罗来纳州选票,一举超越奥巴马以及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在选前的演讲中突然拿出一份美国参议院报告《市场投机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中的角色》(THEROLEOFMARKETSPECULATIONINRISINGOILANDGASPRICES)。这份报告其实已经是一本陈年旧账,2006年6月27日由美国参议院常务调查委员会(U.S.SenatePermanentSubcommitteeonInvestigations)整理的,该委员会对2005年至2006年期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期货和现货交易市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希拉里抛出的这份报告并没有公开过,相当地神秘,主张替代能源建设的奥巴马当时都很惊讶。这份陈年报告尖锐地指出,美国在石油和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行为显著增加;投机行为明显促使了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与库存不合常规,居然以正相关比例方式增长,显示有明显囤货投机行为,投机者的大型交易没有被有效监管。
  希拉里援引报告的内容指责美国的金融机构,认为来自大型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是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当时每桶60美元至70美元中,有20美元到25美元来自于这种投机行为,高盛以及多家对冲投资机构,其中包括来自国际石油公司(BP)的BPCapital都是投机的主角,他们在石油的交易中获利巨大,2004年至2005年间,高盛在石油交易中获得净收益26亿美元。
  希拉里的报告揭露了默提之前那份石油攀升到105美元一桶研究报告的真相,默提预言成真的背后,高盛涉嫌自弹自唱操纵石油价格上涨。
  在纷纷攘攘的选前动员会上,希拉里高高地攥着神秘的国会报告,声嘶力竭地发出警告:“在供求之外,投机等因素对当前的石油价格造成了显著的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存在炒家可以钻空子的地方,现在的监管法规远远不够。”希拉里呼吁美国政府一定要严惩以高盛为首的石油投机商,言外之意,自己当了总统,一定要为民作主,加强对金融机构在石油市场的投资炒作行为。
  高盛的投机伤害了美国人的利益。
  希拉里的抛出的报告让高盛无比难堪,高盛赚取26亿美元,按照石油价格从30美元一桶涨到150美元一桶相比较,美国却要为此付出五倍的价格进口石油。小布什上台以来开放的石油政策为石油集团赚取了大把的银子,同时也为美国的老对手俄罗斯获取了大量银子。过去的10年,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俄罗斯原油及资源品出口价格不断攀高,俄罗斯依靠国际市场的高油价,积累起比较厚实的“家底”。
  美国的这个对手的财富增长可以说突飞猛进,数据表明,俄罗斯国家外汇储备由2008年1月1日的4778.9亿美元增至2008年8月1日5959.02亿美元。即使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油价暴跌,2008年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同比仍然增长。根据俄央行的评估,2008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同比增长了32.1%,达1605亿美元;俄石油制品的出口收入达798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276亿美元。
  俄罗斯是世界第六大石油生产国,投机商们都非常清楚,油价上涨一美元,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就要多赚十亿美元。依靠石油涨价迅速暴富的俄罗斯已经走出了当年苏联解体的虚弱阶段,开始跟美国争夺话语权。从俄罗斯国防部发表的军事学说脉络可以窥见一斑:1993年首部军事学说一厢情愿地表示“不把任何国家视为敌人”;2000年指出美国和北约是俄面临的首要威胁;2007年总统普京在年度国情咨文中称美国为“狼同志”,谴责美国的扩张主义,批评北约东扩是“造成各国间互信降低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
  更让美国人恼火的是强大起来的俄罗斯开始跟美国分庭抗礼。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直在独联体内渗透自己的势力,大搞颜色革命,格鲁吉亚、乌克兰这些俄罗斯曾经的盟友成为美国渗透的目标。通过石油赚取大把银子的俄罗斯有钱之后抛掉多年隐忍的面具,俄罗斯的舰队开始在印度洋、波罗的海、挪威海、哈瓦那湾、里斯本、直布罗陀海峡、加拉加斯等美国后花园出没,甚至构建军事基地,尤其是俄罗斯在黑海集结军队,将战舰开到美国与北约的对面进行长期的对峙。一度想黑海打造成美国在欧洲的势力后花园来威慑俄罗斯,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华尔街的投机商让俄罗斯暴富,俄罗斯能够挺起腰杆儿跟美国抗衡,以高盛为首的投机商功不可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