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没有给高盛留面子,虽然书面证词没有直接点名,但是字里行间对准的是高盛神奇的石油预言家默提。索罗斯非常肯定地告诉国会的议员们,机构投资者对于石油市场的预测是不诚实的,经济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
继索罗斯的听证之后,美国参议院再接再厉。
2008年6月17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沃尔特?卢肯(WalterLukken)被传讯到了国会山。自从参议院2006年调查之后,这一场纷纷攘攘的石油操纵调查就一直困扰着沃尔特?卢肯,一旦承认石油价格被操纵,自己就有失察的责任;如果否认石油被操纵,事实上投机已经泛滥,现在再也不能首鼠两端了。最后,面对参议院议员们咄咄逼人的追问,沃尔特?卢肯不得不承认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投机泛滥。
沃尔特?卢肯从国会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迅速对洲际交易所作出了处理意见:洲际交易所必须遵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美国当地市场执行的规定,每周定期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报告当期的交易状况,尤其是大宗合同交易细节,以避免市场操纵行为,并对此类行为进行有效处罚。
排山倒海的抨击,情绪化的指控,高盛跟洲际交易所的一切行为彻底暴露在舆论的枪口之下,索罗斯跟沃尔特?卢肯在国会山的证词让高盛更加被动。国会的议员们将为洲际交易所套上监管的紧箍咒,高盛在石油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将被地球人掌握。该怎么办?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再不出手反击,高盛就真的玩完了!
急了,这一次有点撕破脸皮的味道了。
2008年6月22日,洲际交易所CEO杰弗里?斯普雷彻(JeffreySprecher)向所有指责洲际交易所美国国会议员,以及企图通过国会表决制约法案的方式来制裁约束洲际交易所的政府部门发出警告,如果美国在能源期货市场上监管力度过大,他们会将石油交易推至境外发展。
希拉里一开始可能也没有想到参议院的调查报告会引起轩然大波,简直太出乎她的预料了!不过结果正是她想要的,民主党的议员们不断地站到她的身边,眼看着她自己的呼声越来越高,超越奥巴马仿佛指日可待。
布兰克费恩咬牙切齿,希拉里这个女人有点恩将仇报。在竞选初期,为了给这个女人筹集竞选资金,布兰克费恩专门在家里召集了一帮人为其发动募集资金,没想到现在就为了几张选票,她居然恩将仇报,将高盛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旦美国国会来真格的,强制洲际交易所每周公布交易数据,高盛在石油市场的交易透明了,那还有什么赚钱的机会?
话说2001年1月,共和党的小布什通过大法院的裁决,干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时代的副总统戈尔,坐上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总统宝座。此后,华盛顿总统府简直就成了石油商人俱乐部,副总统切尼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地质和石油服务公司哈利伯顿公司的CEO,赖斯曾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董事,布什本人在石油行业里有着丰富的经历,商务部长文斯也是石油商人。饥渴的美国石油商人们,将狂热的石油和地缘政治主张满满地填充华盛顿总统府。高盛的前老板、克林顿时代老财政部长鲁宾一直倡导的强势美元政策,瞬间被石油商人们狂热的能源主张所替代。为了将石油商人的代表小布什推上总统宝座,石油商人们花费了三十亿美元的选举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小布什当上总统了,身后的石油财团们可都等着要回报呢。石油商人需要更廉价的石油资源,金融巨头看准这个机会准备投机炒作、赚取暴利,好戏即将上演。石油是个问题,美国的近海石油开采已经限制了二十年,这一禁令的解开必须国会同意,那么该如何尽快满足利益集团的需求呢?小布什将目光盯向了中东,那里可是遍地都是石油。
2001年4月,急不可耐的副总统切尼就在幕后智囊的支持下,向总统小布什提交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报告有些耸人听闻,声言未来20年,美国将严重依赖石油进口,世界石油将日益短缺,必须高度重视伊拉克,伊拉克是中东石油流向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其实早在1999年秋,在伦敦石油学会的一次小型会议上,当时还是哈尼伯顿石油公司CEO的切尼就已经拥有上述的观点,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职务便利地将他的地缘政治概念以及石油野心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切尼大胆预测,到2010年,美国每天的石油需求将会增加5000万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