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设谦道的船队刚一出发,日本国内的诸侯们就骚动起来,足利幕府凭啥将对明贸易的赚钱买卖给大内氏?盘踞坍港的细川氏火冒三丈,跑到幕府没有一点规矩地训斥足利幕府,摆出一副无赖的架势,细川氏不分享对明贸易的权利就不行。足利幕府早就预料到这样的后果,细川氏仅拥有强大的武装,他们的领地挨着京都朝廷跟幕府,拒绝了无赖的细川氏,后果很严重。足利幕府忍气吞声,但是新勘合在大内氏手上,他们已经?带走了三个,幕府手上没有怎么办呢?足利幕府没法子,只有将过期作废的正德皇帝老爸时候颁发的勘合交给细川氏。
细川氏拿到足利幕府给的大明帝国勘合,立即组织了对明朝贡贸易船队,奋力追赶宗设谦道的船队,希望能够在宗设谦道船队到达之前到达。宗设谦道比了庵桂梧幸运多了,到达宁波的时候没有发现细川氏再私下派船,宗设谦道也就放心地将船停在港口,根本不急于让市舶司的官员勘验。这位宗设谦道估计是在船上纵欲过度没有缓过神来,竟在船上竟呼呼大睡了。可是宗设谦道还没有高兴两天,细川氏的船队就到达了宁波港,这一次宗设谦道又遇到了庵桂梧的对头宋素卿。
宋素卿远远看到宗设谦道的船队,当时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等船靠岸后一打听宗设谦道还在睡大觉,宋素卿高兴坏了。现在大明帝国那位正德皇帝,因为在畜生圈里纵欲过度死了,而他一生玩过头,到死都没有生个儿子,只有让远在湖北的堂弟执掌军国大权。新皇帝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国家的真正统治权还在文官集团手里,文官集团要想真正跟皇帝分权,就要搞定太监,让太监把皇帝侍候的舒服才行。所以刘瑾被剐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很多太监跟文官集团隐形地发生着勾连,权力是最刺激的春药,走太监的门路,金银是最好的敲门砖。
细川氏派出的使臣是鸾冈瑞佐,这位爷搞不懂大明官场,谁叫日本人的法典都是偷袭中国的呢?权术上的斗争日本人也就处在武夫当国的水平,大内氏跟细川氏你死我活的斗争也仅仅是武力跟浅层次的智谋斗争。不过身为副使的宋素卿可是对大明帝国颇有研究的老油条,市舶司是大明帝国皇帝的钱袋子,永乐皇帝在位的时候,二皇子朱高煦密谋争夺皇位,就一直把持着市舶司这个肥缺敛财筹集军饷。朱高煦皇帝梦破碎之后,大明皇帝为了直接控制这个肥缺,就派太监来掌权,太监收了税之后交给皇帝。宋素卿了解这里面的猫腻,市舶司的太监就是皇帝的出纳,拿下皇帝的出纳,一切都可以搞定。宋素卿赶紧给当时朝廷派到市舶司的监督大太监赖恩行贿。
宋素卿出手阔绰。
赖恩跟刘瑾一样不是好鸟,都是贪得无厌的家伙,他知道宋素卿手上的朝贡勘合早就作废了,正德皇帝当年给了庵桂梧颁发了新的勘合,宋素卿一行到大明帝国就是非法入境,按照《大明律》,市舶司应该马上向闽浙总督汇报,让总督带兵将其驱逐出境。可宋素卿万两白银摆在赖恩的面前,这位大公公便笑眯眯地将银子收下。鸾冈瑞佐在一旁看傻了眼,一个太监敢收这么多银子?他们无儿无女的,要这么多银子干啥?
鸾冈瑞佐很快就看到了银子的威力。
大公公赖恩带着一帮人开始查验细川氏船队的货物。宗设谦道一下子就傻了,明明自己的船队先到,自己持有的勘合是大明帝国皇帝颁发的新勘合,这个“男人”怎么能这样呢?远在大明帝国洪武高祖皇帝朱元璋的时候就定下了规矩:“凡番贡至者,阅货宴集,并以先后为序。”赖恩居然敢违背大明帝国的祖训,冒着杀头的危险先查验鸾冈瑞佐的船,一定是那个宋素卿走了赖恩的后门儿。
宗设谦道对宋素卿这个人是很了解的,这个同性恋就是细川氏圈养的一条狗,每次都替细川氏到中国来捣乱。不过这家伙跟中国的太监一向关系好,喜欢走太监的后门儿,第一次了庵桂梧到大明,这家伙居然将首席大公公刘瑾给拿下,还参加了正德皇帝的宴会。宗设谦道对宋素卿这个人还是有点忌惮。当看到宋素卿一行的船到港,宗设谦道赶紧跑到船上去拜访细川氏的人,希望两家合在一起进京朝贡。可是谁是正使呢?这个是麻烦问题,正使代表着权力地位,鸾冈瑞佐说什么也要当正使,宗设谦道立即反击,嘲笑细川氏的人马拿的勘合是假的,只要自己到市舶司一告状,细川氏的人就要立马滚蛋。
现在好啦,细川氏跟大内氏闹僵了,宗设谦道拿勘合做文章,赖恩没有理会宗设谦道的控告,相反还第一检查细川氏船队的货物武器。宗设谦道忍气吞声,猜想这个太监一定收了宋素卿的银子。明朝的朝贡贸易非常有意思,这些孝敬大明皇帝的外国人在登陆中国土地之后,享受贵宾级待遇,衣食住行统统解决。赖恩代表皇帝在市舶司的嘉宾堂宴请日本客人,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赖恩替皇帝致了欢迎词,欢迎宴会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开始了。这一下宗设谦道火了,鸾冈瑞佐居然坐在自己的上首,那就意味着首席的细川氏是这一次朝贡贸易的老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