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沧桑(2)

2025-10-10 评论

  薛荣年,男,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百年前,同光兴盛、洋务运动将晚清封建王朝推上了资本巅峰。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大清帝国被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百年前,帝国资本,一幅惊醒动魄的画卷——无序扩张之中愈渐迷失了方向;国际资本陷阱重重,蛮横侵入;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生丝泡沫,金融风暴隐忧不绝,轰然落幕。
  百年前,官场商界,豪杰人物风云际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宝桢、刘坤一、何璟、盛宣怀、胡雪岩、徐润、唐廷枢、朱其昂、郑观应,纷纷卷入了晚清资本漩涡。人物的命运交织着历史的步伐,多少无可奈何的妥协,多少束缚中的抗争,多少举足轻重的更迭,一场操纵与被操纵的博弈。
  关于百年前的大清帝国,多少人欲一探究竟。然,视角不同,风景各异。《帝国沧桑(2)》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却最终豁然开朗。它重现了1872~1911年间的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以生动的笔触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刻剖析,去解读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期,国家(朝廷)、官僚、商人、洋人、民众之间,各自扮演着的角色。其披露的历史真相令今天的资本市场中人震惊错愕,原来百年之前的商人及官僚们资本运作的手法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乎,我们终于窥见晚清中兴究竟如何走向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怎样走向了北洋海军的失败,在晚清朝廷遭遇政治、军事、经济彻底崩溃的后面,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怎样地发挥着作用!
  自2008年始,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投资银行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国际投资市场、美国经济衰退等原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面临太多压力,摇摆不定。股市震荡、楼市高企、物价飞涨、金价攀升、人民币升值、工资贬值,金融的潘多拉墨盒让市场眼花缭乱,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到底是经济的内在体系崩溃还是另有国际阴谋?百年之前的欧洲,为了转嫁危机,就将罪恶的手通过资本通道伸向了风雨飘摇的晚清。
  谁能保证,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之中的主要隐患,不会来自于一个看不见硝烟的资本战场?谁能保证,西方强国为了解己之困,在经济领域,联手设计阴谋,以金融战争攻击中国这艘已经起航的经济航母,令中国经济发展改变航向和航程,如同百年之前的“金融之殇”?中国的经济会被美国经济拖垮吗?面对这一场金融大海啸,我们正准备实现的“大国崛起”的梦想是否会戛然而止?
  《帝国沧桑(2)》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今昔会否惊人的相像。中国官僚和资本家、股份制改革、内幕交易、金融骗局、国家诚信缺失等等,带领我们找到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基因,让我们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与广度中审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诡云谲。读罢全书,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交的学费和金融沧桑正是今日之鉴。
  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隐秘历史
  风云激荡的晚清改革开放
  波谲云诡的帝国金融棋局
  一个飘雪的早上,大清帝国的朝堂上一份奏章如惊雷炸响,一场你死我活的资本博弈华丽开场。从帝国实权掌控者慈禧太后到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状元迷恋资本、狂炒股票,大清王朝陷入了资本迷宫。变异的资本如同恶魔幽灵成为大清王朝的毒药,在封建王朝的肌体里迅速地扩散。变态的内阁制度,愚蠢的资本决策,将大清王朝彻底推向了覆没的深渊。

  1872资本封喉
  1872年1月23日,紫禁城北风狂卷。
  寅时三刻,蒙蒙胧胧的夜色还笼罩着皇城,内阁大学士宋晋坐在朝房的茶几边,从怀里摸出怀表看了看,这个时候帝国皇帝同治还在梦中。旁边的大臣们围在一起闲聊,这时候门上的棉布风帘掀起来了,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步跨进来,身材魁梧的李鸿章将官帽摘下来,轻轻地抖了抖,接着又抖了抖身上的沙尘。朝房顿时热闹起来。“听说左总督在兰州的制造局办不下去了,要跟洋人借款。”宋晋瞟了一眼说话的一进京述职巡抚,嘴角咧了咧,不远处的李鸿章泰然自若,宋晋不禁打了一哆嗦,摸了摸放在左袖筒里的折子,还带着自己的体温。
  卯时的钟声响起来,一名太监掀开了风帘,李鸿章走在最前面,宋晋跟在李鸿章的身后。群臣鱼贯而入养心殿,还没有亲政的小皇帝同治哈欠连天,帘子后面的西太后慈禧轻轻地哼了一声,同治皇帝顿时规规矩矩地坐端正了。没等李鸿章说话,宋晋就走出群臣之中,上奏小皇帝,要求内阁否决福州船政局昨日的拨款请求,并宣布马尾船厂停止造船,由于连年造船,马尾船厂经费已拨用致四五百万两,“糜费太重”,两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太平军匪患也已经剿灭,因此朝廷不必在传统水师木船外再造轮船,增加巨额费用,尤其是在财政如此紧张之时还“殚竭脂膏以争此未必果胜之事,殊为无益”。宋晋说着说着瞟了一眼旁边的李鸿章,李鸿章脸上毫无表情,宋晋微微地抬了抬头,同治皇帝在龙椅上百无聊赖,这都是变态的皇权制度将这么小的娃娃给折腾的,按照康熙乾隆老祖宗的规矩,大清皇帝必须勤奋,只要没有病的起不来,每天都要坚持早朝。宋晋说完了最后一句话:江南制造局跟马尾船厂一个模式,都应该关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