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春天(273)

2025-10-10 评论

  于而龙站在半岛尖端,心想:现在,在这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石湖上,他,一个离职休养,尚未安排工作的干部,是不会有人来干扰他的了;而是相反,该是他来给别人制造些麻烦,增添些不愉快了。是啊,三十年以后才头一回踏上故土,如果仅仅为了悼念,为了怀旧,恐怕那地下的英灵也不会苟同的。而且,那冥冥之中的女战士,他相信会支持他勾掉那个“ 不”字。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好像看到,芦花的眼光里,在流露着赞同的神采。
  哦!终于看到了这颗信号弹,不过,不是红色的。
  水生的唤声打断了他的思索,只见那个供销员快步向他跑来:“二叔,又把我找得好苦!”
  “出了什么事吗?”
  “快回家去吧,我娘等急了,朝地委江书记讨人呢!”
  “发脾气啦?”
  “是的,江书记没得办法,叫我来接你回去。”
  “真有趣,你妈妈还是当年候补游击队员的劲头,竟敢一点不见外地,去0 江海。可是我也奇怪,水生,怎么对你们那位县委书记,你爸爸当年的助手,好像有点距离,或者说,存着畏惧之心,怎么回事?”
  “其实王书记还是挺关照的,譬如对我——”
  “这么说,是你妈的不对啦?”
  “她总跟不上形势。”水生总结地说:“ 认死理,不开窍,这年头,心眼儿要不放活泛些,那怎么能行?”他看出这位父一辈的人物,不大喜欢听他的处世哲学,就改口了:“走吧,二叔——”
  “不行,我在等一个人的下落!”
  “谁?”
  “叶珊,有人说她跳湖了!”
  “被人救起来了,二叔。”
  “现在,她在哪儿?”
  “柳墩。”
  “是吗?好极了,快找条船,搭上珊珊娘,走!——你怎么知道我在陈庄?”说着他们去找那个可怜的母亲。
  “就是叶珊讲的,这个姑娘,也不知怎么一时想不开,钻了湖,也许她太关心她的鱼了。蛖,也是个认死理的人,围湖造田吧,她反对;我们化工厂往湖里排点废水吧,她抗议;老乡们的渔网,网目稍为细了点,她也大吵大嚷,说人们吃了子孙后代的饭。可谁听她的呢?命令都是上头下来的,胳膊拧不过大腿,你有天大本领也不行,难道凭良心讲,她的话不在理么?可一个小萝卜头,顶个屁用,所以还是应该安分守己,端多大碗,吃多少饭……”他又打开了那部处世哲学的新版本,得意洋洋地宣讲。
  于而龙根本不往耳朵里去,他在思忖:“这么说,王纬宇的‘非法定继承人’还活着,十年前,她不知道事实真相,被他瞒了。十年后,她已经全部明白,看看他那个良心砝码,在血统的呼唤面前,是抵赖,还是承认?是接受,还是背弃?王纬宇,王纬宇,我倒要看看这个角色,该是怎么样来扮演呢?”
  水生的那套理论,并不停留在书本上,而且还充分运用,他嫌坐船一摇三摆太耽误时间,截住了一辆过路的运货卡车,和司机搭讪了几句,答应搭他们三个人,绕一点远,送到柳墩。看起来,友谊在这种情况下,就变成了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了,谁知水生在司机耳边嘀咕了些什么,那个老油条驾驶员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定要于而龙和水生坐进驾驶室里。也许水生有些话想对他讲,所以附和了于而龙的主意,把珊珊娘让进去坐,然后他们俩攀上车厢,拍拍驾驶室顶篷,解放牌汽车便离开那唱个没完的买买提和王小义,向三河镇开走,是的,得绕个很大的弯子。
  很显然,水生是受了王惠平的嘱托,要来给他做工作的,供销员嘛!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和行驶中的这辆车一样,在给他兜圈子呢!
  “二叔,你看那座双曲拱水泥桥没有?”
  一座抛物线似的公路桥,像彩虹般骑跨在蟒河上,映入眼帘,他由不得赞叹:“呵!相当漂亮的嘛!”
  水生加了一句:“全部水泥,都亏了纬宇叔,要不是他,我们县眼睛哭出血来,也弄不到一袋啊!”
  于而龙纳闷了:王纬宇什么时候当上水泥厂的革委会主任?即使他手里有座水泥厂,也无权调拨这么多吨水泥给石湖县,至少得千吨以上吧?一座多墩桥梁,恐怕很需要点水泥的吧?可惜不懂土木工程,概数都计算不出。
  “二叔!”又来了:“你看见那并排的高烟囱吗?”
  于而龙眼力不那么太好了,假如有大久保那架蔡司望远镜就省劲了,尽管水生指给他,他还认真看,夹在他当石湖县第一任县长时种的防风林里的那两个烟囱,怎么也看不出来,三十年后,那些树木都郁郁成林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