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109)

2025-10-10 评论

  于公,是照顾他的下级与同事;于私,是照顾他的朋友与兄弟。

  万站长这一走,好多天没有再来。

  周末,余校长和蓝小梅去细张家寨搬东西,特地到教育站去看望李芳。

  正要进门,忽然听到万站长正在屋里教李芳朗诵一首爱情诗: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暮思昏沉偎着炉火打盹,请取下这页诗笺回望你眼中的昨晚温柔,慢慢读慢慢读。

  回想那昔日浓浓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着你的灵魂还有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蓝小梅拉着余校长赶紧往回走,走到小街外边,才停下来问余校长。

  这是谁的诗。

  蓝小梅觉得奇怪,前两年,有一次万站长从界岭小学回来,在她家歇气时,突然朗诵起这首诗,差一点将自己彻底感动。

  蓝飞第一次从界岭小学回家时,也冲着她朗诵这首诗,后来自己去界岭小学看蓝飞时,才发现压在玻璃板下面的这首诗抄。

  余校长说,自己本不清楚这诗是谁写的,是夏雪和骆雨告诉他,这首诗的作者是爱尔兰诗人叶芝。

  两位支教生,都喜欢在黄昏时靠着旗杆朗诵这首诗,所以学校的老师全知道了。

  因为这首诗,蓝小梅对万站长的担心消失了。

  她将常用的衣物找出来,连同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起搬到余校长家里。

  有蓝小梅在。

  成菊有事没事都会到学校来,帮忙照料住在余校长家里的学生。

  两个女人在一起,免不了说些悄悄话,首先就是议论王小兰。

  王小兰除了月底到学校来等着接李子回家,平时来得越来越少,原因是丈夫连要掐死她和李子的话都说出来了,王小兰只好整天待在家里不敢走远。

  蓝小梅和成菊都觉得,女人一辈子穷也不怕,丑也不怕,就怕嫁个蛮不讲理的丈夫。

  像王小兰,即便是来接李子,丈夫也只准她待在学校下面的村里,回家后。

  还要检查内衣。

  王小兰只好每次都将叶碧秋的小姨一起拖到学校来。

  王小兰去幽会时。

  叶碧秋的小姨就坐在余校长家。

  听她说起叶碧秋的情况,大家莫不惊讶。

  叶碧秋一边在王主任家当小阿姨,一边考成人自修大学,已经拿到三门课程的合格证了。

  王主任一家对她非常支持,她白天带孩子,晚上去学校上课。

  照这个速度,再有一年就能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余校长他们也挺高兴,没有完成中学学业的叶碧秋都能拿到大学文凭,对界岭及界岭小学的名声将会大有好处。

  从蓝小梅嫁给余校长,到叶碧秋考上成人自修大学。

  加上民办教师转正和有人捐款修建新学校,界岭小学真的是四喜临门了。

  大家心里高兴,就要邓有米和孙四海用笛子吹些好听的乐曲。

  所谓好听的,也就是欢乐喜庆的。

  邓有米说吹就吹,还要成菊随着笛声歌唱。

  笛子一响,孙四海却忧郁起来。

  女人们说,等到王小兰光明正大地嫁给他,他就不会这样了。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就要落雪了。

  教育站的黄会计突然来到界岭小学。

  黄会计喜形于色地通知,转正手续全部办好了,只要再交一笔钱,余校长他们就是公办教师了。

  明明是喜事,大家却笑不起来。

  黄会计说,这次转公办教师,不是干部指标,而是省里给的全民合同制用工指标。

  他们交的钱,会转给社保局,用于购买转正之前这些年的工龄。

  邓有米问,是否可以放弃从前的工龄,只从现在算起。

  黄会计摇摇头,这个办法别的民办教师也想到了。

  但政策不允许。

  必须有足够的工龄才可以转正。

  从前的工龄没有了,就不符合转正条件,就要回去当农民。

  黄会计将一张纸条交给他们,上面写着他们应交的款额,筹到钱后,由本人到县教育局亲自交付。

  黄会计还要去别的学校,说完就匆匆走了。

  那张纸条在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手上来回传了许多遍。

  余校长资格最老,要交一万一千多元。

  工龄稍短的孙四海也要交七八千元。

  邓有米一直在心里算账。

  好不容易算清楚,他将脚一跺,骂了一句粗话,说将自己这些年当民办教师的全部所得加起来,还不够交这笔钱。

  好在邓有米省吃俭用,当民办教师的工资和补助从未花过一分。

  妻子成菊种地和搞多种经营赚的小钱,也基本上存了起来,再找亲戚借一点,能凑足一万之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