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23)

2025-10-10 评论

  不一会儿,孙四海过来,隔着窗子说了一句更气人的话。

  “我们研究过了,大家一致决定,下一次再研究这事。”

  张英才气得直擂床板,用牙齿将枕巾咬成团,塞在嘴里狠命嚼,才没有跳到操场上破口大骂。

  学校一如既往,不安排张英才的课。

  哪怕是请了学生家长来帮忙挖茯苓,孙四海不时要跑去张罗,也不让张英才替一下。

  茯苓挖到第二天中午,山上一片喧哗。

  张英才以为出事了,心里有些幸灾乐祸。

  没过多久,孙四海兴冲冲地从山上下来,手里捧着一个灰不溜秋的东西,嘴里叫着:“稀奇,真稀奇,茯苓长成人形了!”

  张英才忍不住也凑拢去看,果然,一只大茯苓,长得有头有脑,有手有脚,极像一个小娃娃。

  余校长从孙四海手里接过茯苓人。

  细看一遍后,遗憾地说:“可惜挖早了点,还没有长成大人,要是长得分清男女,就值大价钱了,说不定还能成为国宝。”

  孙四海愣了一阵,才回过神来,双手一用力,将茯苓人的头手脚一一掰下来,扔到张英才的脚下。

  张英才见孙四海的眼里冒着火,不敢吱声,扭头回屋,将自己反锁起来。

  张英才想了好久,觉得老这么斗也不是事,回避一阵也许能使事情有所转化。

  他向余校长交了一张请假条。

  余校长立即签了字,还说一个星期若不够,延长一两个星期都行。

  张英才拎上一只包,装上牙刷毛巾和给姚燕的信外加那本小说,就下山了。

  下山后,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乡里见万站长。

  舅妈李芳站在门口说,万站长到外地参观去了。

  李芳的样子明显是不想让他进屋。

  张英才只好在心里骂:你这个母夜叉。

  难怪丈夫会在外面偷情!

  嘴里依然道了谢。

  出了教育站。

  看见从县城开来的末班客车停在公路边上。

  车上人不多,有不少空位,他摸摸口袋里的钱,打定主意,干脆上一趟县城,他想到县文化馆看看,如果运气好,碰上那位写了如此好的小说的干部,就将心里的话全部说给他听听。

  张英才一上车,车就开了,走了两个小时,在县城边,他叫了停车。

  张英才记得姚燕家在城郊,父母是种菜的。

  上高二时,学校开运动会,张英才参加万米长跑,曾经从姚燕家门前跑过。

  张英才记得具体方位,一路找过去,还真让他找到了。

  大门上着锁,听邻居说,姚燕的父母上省城看姑娘去了。

  张英才本没有见姚燕家人的意思,只想认路朝拜一下。

  转身再到县文化馆,一打听,这才真正失望:那位写小说的干部,已经作为人才,调到省文化厅去了。

  张英才的第三个愿望是看电影。

  他发现电影院居然不清场,看了上一场,只要不出去,就能接着看下一场,虽然是同一部电影,张英才还是一口气看了三遍,直到电影院关门为止。

  从电影院出来,张英才去了那家农友旅社。

  过去父亲来学校看他时总住那儿,同学们还用此事笑话他。

  他和父亲说了几次,父亲不肯改,仍住农友旅社。

  张英才不去想为什么自己也只能住农友旅社,找到地方,交了两元钱,登记了一个床铺,也不去看看,拿了号码牌,出门买了一碗清汤面,三下两下吃完,回到旅社,蒙头就睡。

  后半夜,那些要赶早去集贸市场上抢占位置的人,早早地就将张英才闹醒了。

  他跟着那些人起来,去车站搭车,到了候车室,才发现自己也起得太早了点。

  候车室里只有几个要饭的躺在那儿,他在那里坐下也不是。

  站着也不对。

  幸好候车室的报栏上还夹着一张旧报纸,张英才站过去,从头开始看,连最小的标点符号也要看清楚是顿号还是逗号。

  看到第二版,突然发现一篇通讯员文章,是说这次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大检查的,从头到尾全是好话,居然还点名表扬了万站长,自他任教育站长以来,西河乡义务教育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英才将这张报纸看完之后,又集中注意力来研究这篇文章。

  连着看了好几遍,脑子里的思索次数就更多了。

  随着有人将要饭的人撵出候车室,车站里慢慢热闹起来了。

  好不容易回到西河乡,没想到刚下车就遇上蓝飞。

  张英才夜里没睡好,有些恍惚,想躲开已经来不及。

  更想不到蓝飞会主动迎上来,问他何时回去上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