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回学校睡了一宿觉,第二天被逮捕。
丛明听到这个消息就去了警校,警校上上下下都在谈论这件事:“你说现在这孩子可了不得了,说杀人就杀人连眼都不眨一眨呵!”电教室的郑义说。
童非说:“没听刚抓到卢伟时,问卢伟杀人前为什么不想想后果,卢伟说啥?说李男说‘公安局这群废物笨蛋,连着发了那么多警察被杀的案子他们都破不了,咱作的案子他们照样破不了!你听听……”
这话给丛明震动太大了。
他学过刑罚理论,刑罚的目的就是预防。
警察破案本身就是预防,如果发一个案子,警察就破一个案子,到处都是神探,罪犯的犯罪心理就处弱势,他就不敢轻易在你这儿作案,相反,警察破不了案,实际上是强化了其他罪犯的犯罪心理。
警校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案子,不就是因为前边那三起案子破不了吗?丛明从李男和卢伟怀有的犯罪心理再推及陈默,陈默同样也怀有这样的心理。陈默也认为你公安局都是废物,破不了案,他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作案。如果公安局一直破不了案,同样是更加强化了陈默继续犯罪的心理意志,谁能保证陈默自此不再作案了?陈默抢了枪杀了孙贵清、林天歌,陈默已开了杀戒,杀心已起很难收回来了,他如果按捺不住杀心,他还要再次作案……
想到此,丛明热血就往头上涌,他在心里叫着自己的名字:丛明啊丛明,你还犹豫什么?你再不说就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了,已经认定是他就应该说呀!
他急风急火地就往市局赶,走到半道上他又停住了,为了慎重起见,应该再做一次侦查实验,以前的侦查实验是盲目地作的,并不准确,现在,他知道罪犯是谁了,他做侦查实验就有一个准确的起始点,他要弄清楚陈默作每一起案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只有知道了这个时间,他才能对自己的推理彻底放心……
丛明先回到了家里,开开水龙头想洗把脸,可是水管里一滴水也没有,地上泡着一大盆衣服,他就端着那盆衣服来到楼下水池子边儿,水池子那儿,那个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已换了一身白色的运动背心和短裤也在那里洗衣服呢。
女孩儿一大盆,丛明一大盆,两个人洗了足足一个小时,接水的时候就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的。丛明一看,姑娘长得比以前远处看的时候更漂亮,他只是想姑娘长得挺漂亮,并没有别的想法。后来他发现女孩老用眼瞟他,原来他的前胸背心上印着“公安大学”四个字,他低头看了看,哦,女孩是看这个字呢,他也看了看女孩,女孩背心上印着“古城大学”四个字,他们彼此互看了一下背心上的印字就又闷头洗衣服。
洗着洗着有时他接水时,女孩也接水,他就趁机表现一下风格说:“你先接吧!”女孩并不理他。
又洗了一会他问:“哎,你在我的楼后住对吧!”
女孩瞪了他两眼不搭理他。
这时,女孩的母亲来了,帮着女孩把洗好的衣服端走,来来去去的几趟,女孩没洗完,女孩的母亲就在那儿等着,闲着没事就打量丛明,打量时就看见丛明背心上的几个大字了。
“哎,你是不是警校的丛老师呀?”
“是呀!”丛明放下手里洗着的衣服有些惊讶地抬头答道。“嗨,早听说过你搬来好几年了,也没见着过你这个人!”“哦,我到北京上学去了!”他嘴上说着话,但心里直犯嘀咕自己并不认得她呀。
“我跟你姐在一个单位!”女孩的母亲可能看出了他心存的疑虑就脱口告诉他。
说话间又来了一个女孩子,高中生模样,拎了个水桶,拿根棍子,蹦跳着就过来了,原来是女孩的妹妹,接了水正要跟母亲抬着走,丛明忙起身说:“大姨,我帮您拎吧!”其实他一看女孩母亲的年龄,跟他姐差不多,又跟他姐在一个单位,按说应该叫大姐,可能是他从一开始就惦记着人家闺女,所以他就顺口叫了一声大姨。
女孩的母亲客气了几句,拗不过丛明的盛情和诚意,只得把水桶移交到丛明手里,她说那我在前给你带路。
丛明是知道女孩家住在哪儿的,因为女孩总在阳台上活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