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序跋集(14)

2025-10-10 评论

  (《文选》《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10〕李善注。)《嵇康文集录》注曰:阿都,吕仲悌,东平人也。(同上)
  ※※※
  〔1〕本篇当写定于一九二四年六月之前。附鲁迅校本《嵇康集》后,收入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第九卷。
  〔2〕《太平广记》类书,宋代李昉等编,五百卷。主要收录六朝至宋初的小说、笔记,引书四百七十余种,分九十二类。《续齐谐记》,志怪小说集,南朝梁吴均著,一卷。续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已佚)而作,故名。
  〔3〕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有《谢法曹集》。李善(约630—689),唐代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高宗时官崇文馆学士。曾注《昭明文选》。
  〔4〕按宋本《艺文类聚》所收《怀香赋序》署嵇含作,别本误署嵇康。嵇含(263—306),字君道,嵇康侄孙。晋初任襄城太守。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清代学者。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文总集,七六四卷。按该书据《艺文类聚》收《怀香赋序》于嵇康文中,又据《太平御览》收《槐香赋》并序于嵇含文中,二序实为一篇。张溥(1602—1641),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内收《嵇中散集》,集中全录《怀香赋序》,非仅存其目。
  〔5〕芬芳□□清代孔广陶校本《北堂书钞》引此句缺二字,明代陈禹谟本《北堂书钞》作“芬菲澂澈”。
  〔6〕《蚕赋》这里题作嵇康《蚕赋》的两句引文出自荀卿《赋篇》,《太平御览》题撰人为“荀卿”,篇名作《蚕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转引《御览》时误题撰人为嵇康。
  〔7〕“穆穆重华”等六句,据孔广陶本《北堂书钞》。陈禹谟本作“穆穆重华,五弦始兴。闲邪纳正,感扬悟灵。宣和养气,介乃遐龄。”按《初学记》卷十六引“闲闲纳正,宣和养素”二句,题嵇康《琴赞》;引“穆穆重华,托心五弦,宣和养气,介乃遐年”四句,误题嵇康《琴赋》。
  〔8〕《太师箴》嵇康所作的一篇讽诫皇帝的文章,见鲁迅校本《嵇康集》卷十。
  〔9〕《杂诗》嵇康所作的一首四言诗,见鲁迅校本卷一,即《四言诗十一首》之十一;黄省曾刻本则单列,另题《杂诗一首》。此诗又见《文选》卷二十九。
  〔10〕《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见鲁迅校本《嵇康集》卷二。
  山巨源即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嵇康友人。魏末任选曹郎,曾推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务,嵇康鄙弃他依附司马氏集团,写信与之绝交。

  《嵇康集》著录考〔1〕
  《隋书》《经籍志》: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梁十五卷,录一卷。)
  《唐书》《经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新唐书》《艺文志》:《嵇康集》十五卷。
  《宋史》《艺文志》:《嵇康集》十卷。
  《崇文总目》〔2〕:《嵇康集》十卷。
  郑樵《通志》《艺文略》: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3〕:《嵇康集》十卷。右魏嵇康叔夜也,谯国人。康美词气,有丰仪,不事藻饰。学不师受,博览该通;长好老庄,属文玄远。以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景元初,钟会谮于晋文帝,遇害。
  尤袤《遂初堂书目》〔4〕:《嵇康集》。
  陈振孙〔5〕《直斋书录解题》:《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谯嵇康叔夜撰。本姓奚,自会稽徙谯之铚县稽山,家其侧,遂氏焉;取稽字之上,志其本也。所著文论六七万言,今存于世者仅如此;《唐志》犹有十五卷。
  马端临〔6〕《文献通考》《经籍考》:《嵇康集》十卷。(案下全引晁氏《读书志》,陈氏《解题》,并已见。)杨士奇〔7〕《文渊阁书目》:《嵇康文集》。(一部,一册。阙。)叶盛《菉竹堂书目》〔8〕:《嵇康文集》一册。
  焦竑《国史》《经籍志》〔9〕:《嵇康集》十五卷。
  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嵇中散集》二册。(陈景云注云:
  十卷。黄刻佳。)〔10〕钱曾《述古堂藏书目》〔11〕:《嵇中散集》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12〕:《嵇中散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晋嵇康撰。案康为司马昭所害,时当涂之祚未终,则康当为魏人,不当为晋人,《晋书》立传,实房乔等之舛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