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囊记》,传奇剧本,吴长孺、张仲豫合著,演《柳氏传》故事。未见传本。
〔10〕清有张国寿《章台柳》“清”当为“明”。张国寿,当为张国筹,明代章邱(今属山东)人,穆宗时官行唐知县。所著《章台柳》杂剧,演《柳氏传》故事。未见传本。
〔11〕《柳毅传》传奇篇名,写书生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使她得以摆脱丈夫虐待,后来并与她结为夫妇的故事。
〔12〕董解元金代戏曲作家,名字、生平不详。(解元为当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弦索西厢》,八卷,以诸宫调合成套数的形式说唱《莺莺传》故事,改悲剧结局为团圆。卷一《桮枝令》中有“也不是双渐豫章城,也不是柳毅传书”等语。
〔13〕尚仲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代戏曲作家,曾任江浙行省官员。所著杂剧《柳毅传书》,一卷;《张生煮海》,已佚,但情节当与下文述及的李好古本相同,所以称其为《柳毅传》的“翻案”。
〔14〕李好古保定(今属河北)人,元代戏曲作家。所著《张生煮海》为杂剧剧本,一卷,写东海龙王之女与书生张羽相爱,张得仙女相助,煮沸海水,迫使龙王允婚的故事。其情节与《柳毅传》中龙王主动以女许配柳毅相反。
〔15〕黄说仲有《龙箫记》“箫”当为“绡”。黄说仲,名维辑(一作维楫),明代天台(今属浙江)人。所著传奇剧本《龙绡记》,亦演柳毅传书故事。未见传本。
〔16〕《李章武传》传奇篇名,写李章武与王氏妇相恋,妇死后魂魄仍来与其私会的故事。
〔17〕《唐会要》史书,一百卷,宋代王溥著。记述唐代制度沿革,保存正史不载的资料颇多。关于李景亮的史料见该书卷七十六,〔18〕《霍小正传》传奇篇名。写进士李益遗弃情人霍小玉,后受到霍的冤魂报复,终生疑妬其妻妾的故事。
〔19〕《全唐文》唐代散文总集,一千卷,清嘉庆时董诰等编。
收录唐、五代作者三千余人的文章,附有作者小传。
〔20〕蒋澄字少明,汉代人,官至刺史。义兴,即今江苏宜兴。
〔21〕《秋河赋》《文苑英华》、《全唐文》皆未收此赋。《古今万姓统谱》引有两句:“连云梯以迥立,跨星桥而径渡。”
〔22〕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穆宗长庆三年(823),由御史中丞贬为户部侍郎,次年又贬端州司马。武宗时官至宰相。著有《追昔游集》。
〔23〕《鞲上鹰》诗全诗未见,《古今万姓统谱》引有两句:
“几欲高飞上天去,谁人为解绿丝绦。”
〔24〕凌迪知字穉哲,号绎泉,明代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宗时官至兵部员外郎。《古今万姓统语》,姓氏谱录,一四六卷,依姓氏分韵编次,记载各姓著名人物的籍贯、事迹。
〔25〕李益(748—约827)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诗人,有《李益集》。《新唐书》本传称其“少痴而忌克,防闲妻妾苛严,世谓穉为‘李益疾’。”
〔26〕《二酉堂丛书》所收李益集,题作《李尚书诗集》,一卷,附《李氏事迹》一卷。
〔27〕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卷下:
“蒋防作《霍小玉传》,书大历中李益事,……老杜有《少年行》二首,一云:‘巢燕引雏穉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少年宜来数,不见堂前东逝波。’考作诗时大历间,甫政在蜀,是时想有好事者传去,作此诗尔。”
〔28〕书夏卿(743—806)唐德宗贞元年间官至吏部侍郎、太子少保。《霍小玉传》中述及他对于李益遗弃小玉的行为有所规劝。
〔29〕汤海若即汤显祖。《紫萧记》为其早期所著传奇剧本,写《霍小玉传》故事,成四十三出,未完。按汤后又写传奇《紫钗记》,全本二卷,办演霍小玉故事,除结局改为团圆外,基本情节与原传相同。
李公佐所作小说,今有四篇在《太平广记》中,其影响于后来者甚钜,而作者之生平顾不易详。从文中所自述,得以考见者如次:
贞元十三年,泛潇湘苍梧。(《古岳渎经》)十八年秋,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南柯太守传》)元和六年五月,以江淮从事受使至京,回次汉南。(《冯媪传》)八年春,罢江西从事,扁舟东下,淹泊建业。(《谢小娥传》)冬,在常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