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序跋集(41)

2025-10-10 评论

  〔58〕卢氏《抱经堂丛书》卢文弨(1717—1796),字绍弓,号抱经,清代浙江杭州人。所刻《抱经堂丛书》共十七种。《云自在龛丛书》,清光绪中缪荃孙编刻,共三十六种。所收《三水小牍》较卢文弨刊本多逸文十二篇,中有《非烟传》,题作《步飞烟》。
  〔59〕三水汉代安定郡属县,在今宁夏固原。唐代邠州新平郡有三水县,在今陕西旬邑。
  〔60〕姚咨字舜咨,号茶梦主人,明代无锡(今属江苏)人。喜藏书,著有《潜坤集》、《春秋名臣传》。嘉靖三十三年(1554)他抄得杨氏所藏《三水小牍》二卷,并作跋,后由秦汴刊行。卢氏抱经堂本即源于此本。
  〔61〕《虬髯客传》传奇篇名,唐末杜光庭作。写隋末杨素侍妓红拂私奔李靖,后与侠士虬髯客在太原同访李世民,虬髯客知其必为“天子”,于是远走海外,另取扶余国为国主。
  〔62〕杜光庭(850—933)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唐懿宗时应试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避黄巢入蜀,他被召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时留蜀任职。
  〔63〕王建(847—918)字光图,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五代前蜀国的建立者,九○三年至九一八年在位。
  〔64〕后主指王建之子王衍。
  〔65〕以窥覗神器为大戒指《虬髯客传》中虬髯客退避李世民的情节及篇末议论:“乃知真人之兴也,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神器,指天下,后转指帝位。
  《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66〕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南宋休宁(今属安徽)人,官吏部尚书。著有《易原》、《雍录》等。所著《考古编》,十卷,杂论经义异同及考订史事。
  〔67〕“上变之嫌”此事又见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隋大业中,卫公上书,言高祖终不为人臣,请速除之。及京师平,靖与骨仪、卫文昇等俱收。卫、骨既死,太宗虑囚,见靖与语,因请于高祖而免之。”《新唐书·李靖传》:“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道梗。高祖已定京师,将斩之,靖呼曰:
  ‘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欲就大事,以私怨杀谊士乎?’秦王亦为请,得释”。高祖,指唐高祖李渊;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卫公,指李靖。
  〔68〕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号灵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戏曲作家。著有传奇剧本九种,现存《红拂记》(二卷)等五种。张太和,字幼于,号屏山,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戏曲作家。所著传奇剧本《红拂记》,今无传本。
  〔69〕凌初成《虬髯翁》杂剧剧本,一卷。演《虬髯客传》故事,以虬髯客为主角。按凌氏又有杂剧《莽择配》,或名《北红拂》,亦演同一故事而以红拂为主角;《蓦忽姻缘》,三传《虬髯客》故事,以李靖为主角,此剧未见传本。
  《冥音录》〔1〕出《广记》四百八十九。中称李德裕为“故相”,则大中或咸通后作也。《唐人说荟》题朱庆馀〔2〕撰,非。
  《东阳夜怪录》〔3〕出《广记》四百九十。叙王洙述其所闻于成自虚,夜中遇精魅,以隐语相酬答事。《唐人说荟》即题洙作,非也。郑振铎(《中国短篇小说集》)〔4〕云:“所叙情节,类似牛僧孺的《元无有》,也许这两篇是同出一源的。”案《元无有》本在《玄怪录》中,全书已佚。此条《广记》三百六十九引之:
  宝应中,有元无有,常以仲春末独行维扬郊野。
  值日晚,风雨大至。时兵荒后,人户多逃。遂入路旁空庄。须臾霁止,斜月方出。无有坐北窗,忽闻西廊有行人声。未几,见月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乃云:“今夕如秋,风月若此,吾辈岂不为一言以展平生之事也?”其一人即曰云云。
  吟咏既朗,无有听之具悉。其一衣冠长人,即先吟曰:“齐绔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其二黑衣冠短陋人,诗曰:“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其三故敝黄衣冠人,亦短陋,诗曰:“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其四故黑衣冠人,诗曰:“爂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无有亦不以四人为异,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递相褒赏。观其自负,则虽阮嗣宗《咏怀》,亦若不能加矣。四人迟明方归旧所。无有就寻之,堂中惟有故杵,灯台,水桶,破铛。乃知四人即此物所为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