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苏鹗字德祥,唐武功(今属陕西)人,光启进士。《杜阳杂编》,《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
〔7〕高彦休号参寥子,生平不详。所撰《唐阙史》,《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
〔8〕康骈字驾言,唐池州(今安徽贵池)人,乾符进士,官至崇文馆校书郎。所撰《剧谈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
〔9〕孙棨字文威,自号无为,唐僖宗时人,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所撰《北里志》,一卷。
〔10〕范摅自号五云溪人,约唐咸通时人。所撰《云溪友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
〔11〕裴铏唐末人,曾任高骈从事,后官御史大夫、成都节度副使。所撰《传奇》,《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已佚。《世界文库》有辑本。下文高骈(?—887),字千里,唐末幽州(今北京)人,曾官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等。
〔12〕《庐陵官下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卷,已散佚。
清陶珽重辑《说郛》收有佚文。
〔13〕温庭筠(约812—866)字飞卿,唐太原(今属山西)人,曾官方城尉、国子助教。所撰《乾子》,《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已散佚。《太平广记》收有佚文。
〔14〕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官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
〔15〕“三十六体”《新唐书·文艺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褥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又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云,三人排行皆第十六,故有此称。
〔16〕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南宋安吉(今属浙江)人,曾官待郎。所撰《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将历代书籍分为五十三类,详述卷数、撰者并品评得失。原书已佚,现存本从《永乐大典》辑校而成。
〔17〕王君玉宋代王君玉有两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
《国老谈苑》二卷,旧本题夷门隐叟王君玉撰。又,《宋史·王珪传》载,珪从兄琪字君玉,成都华阳人,仁宗时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杂纂续》,一卷,作者当为两人中之一人。
〔18〕苏东坡参看本书第七篇。《杂纂二续》,一卷,题苏轼撰。
〔19〕黄允交明歙县(今属安徽)人。所撰《杂纂三续》,一卷。
第十一篇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宋既平一宇内,收诸国图籍,而降王臣佐多海内名士,或宣怨言,遂尽招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书,成《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各一千卷;又以野史传记小说诸家成书五百卷,目录十卷,是为《太平广记》,以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三月奉诏撰集,次年八月书成表进,八月奉敕送史馆,六年正月奉旨雕印板(据《宋会要》及《进书表》),后以言者谓非后学所急,乃收版贮太清楼,故宋人反多未见。《广记》采摭宏富,用书至三百四十四种,自汉晋至五代之小说家言,本书今已散亡者,往往赖以考见,且分类纂辑,得五十五部,视每部卷帙之多寡,亦可知晋唐小说所叙,何者为多,盖不特稗说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今举较多之部于下,其末有杂传记九卷,则唐人传奇文也。
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异僧十二卷报应三十三卷征应(休咎也)十一卷定数十五卷梦七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妖怪九卷精怪六卷再生十二卷龙八卷虎八卷狐九卷《太平广记》以李昉〔1〕监修,同修者十二人,中有徐铉〔2〕,有吴淑,皆尝为小说,今俱传。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南唐翰林学士,从李煜入宋,官至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淳化二年坐累谪静难行军司马,中寒卒于贬所,年七十六(九一六——九九一),事详《宋史》《文苑传》。铉在唐时已作志怪,历二十年成《稽神录》六卷,仅一百五十事,比修《广记》,常希收采而不敢自专,使宋白〔3〕问李昉,昉曰,“讵有徐率更言无稽者!”遂得见收。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复无唐人传奇之缠绵,当宋之初,志怪又欲以“可信”见长,而此道于是不复振也。
广陵有王姥,病数日,忽谓其子曰,“我死,必生西溪浩氏为牛,子当赎之,而我腹下有‘王’字是也。”顷之遂卒,其西溪者,海陵之西地名也;其民浩氏,生牛,腹有白毛成“王”字。其子寻而得之,以束帛赎之以归。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